清河掺执汴河逢,万里悲欢一梦中。
不作常情问京洛,鱼山好在故园松。
虹县逢无斁二首一
穿越时空的悲欢离合
晁补之,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出生于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自幼受到家庭良好文化熏陶,聪敏强记,幼能属文。晁补之嗜学不倦,文章名重一时,尤精《楚辞》,论集屈、宋以来赋咏为《变离骚》等三书。安南用兵,著《罪言》一篇,大意欲择仁厚勇略吏为五管郡守,及修海上诸郡武备,议者以为通达世务。本诗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清河、汴河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清河掺执汴河逢,万里悲欢一梦中。
清河与汴河相逢,万里之遥的悲欢在梦中交织。此句描绘了诗人在不同河流间游走的经历,以及这些经历所引发的复杂情感。清河与汴河,一北一南,象征着不同的生活轨迹和情感体验。“相逢”一词则暗示了诗人在这两种不同背景下的相遇,而“万里悲欢一梦中”则是对这种相遇结果的隐喻,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宿命之感。
不作常情问京洛,鱼山好在故园松。
面对京城洛阳的生活常态,诗人选择保持一份超然的态度。“鱼山”指代故乡,“故园松”则是故乡的象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深深的眷恋和归属感,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尘世繁华的淡然处之。这种态度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独立和自由,也反映了他对故乡深深的敬爱和依赖。
注释赏析:
- 清河:位于今河北清河县一带,是古时北方的重要交通要道。
- 汴河:发源于河南,流经开封等地,是古代南北水运的重要通道。
- 京洛:即洛阳,古都之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历史悠久。
- 鱼山:位于今山东曲阜附近,为孔子讲学之地。
- 故园松:指故乡的松树,常用来象征家乡和亲人。
译文:
清河与汴河的交汇之处,万里之遥的悲欢如同一场梦。面对京城洛阳的繁华生活,我选择保持一份超然的态度,因为故乡的鱼山依旧郁郁葱葱,那故乡的松树永远绿意盎然。
虹县逢无斁二首二
千载昌期尚此逢,询谋多在布韦中。
南归已后锺山集,犹忆君王代尘松。
千载昌期尚此逢,询谋多在布韦中。
这里借用了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布韦”,寓意着未来的吉祥和繁荣。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自信。
南归已后锺山集,犹忆君王代尘松。
“锺山”指的是南京紫金山,历史上有许多帝王在此建宫立庙,如朱元璋的明皇宫。这里既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的象征。诗人通过提到钟山,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同时,“代尘松”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意味着尽管时间流逝,但某些事物或人物的影响力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