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昌期尚此逢,询谋多在布韦中。
南归已后钟山集,犹忆君王代麈松。

虹县逢无斁二首

千载昌期尚此逢,询谋多在布韦中。

南归已后钟山集,犹忆君王代麈松。

注释:

千载昌期:指千载难逢的盛世良机。

询谋多在布韦中:询问、商议的多集中在布韦(地名)里。

南归:指自己从南方归来。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古有钟山龙蟠之誉。

代麈松:典出《晋书·王坦之传》:东晋王献之为桓温参军,桓温问:“我何如人?”王献之说:“比如簸荡尘埃,虽暂扬清,决还重浊。”王献之后来官至中书令,与桓温齐名。这里说,王献之虽被免职,但他仍可作桓温的佐臣,如“麈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任宣城郡时所作的一首五言诗。全诗以咏叹的语气,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朝廷的眷恋之情。

第一句“千载昌期尚此逢”,诗人感叹时光易逝,千年难遇的盛世良机竟然在此地得以相逢。这里的“千载”并非字面意思上的千年,而是比喻时间之长,岁月之久。而“昌期”则是指盛世时期,象征着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这一句话,表达了对这个时代的美好憧憬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

第二句“询谋多在布韦中”,诗人回忆自己在宣城任职期间,与当地官员们频繁交流,共同商讨国事。这里的“布韦”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指一种组织或机构,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历史背景来理解。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政务工作的投入和热情,以及与地方政府官员们的紧密合作。

第三句“南归已后钟山集”,诗人回忆起自己离开宣城后,回到家乡的情况。这里的“钟山”很可能是指南京的钟山,因为南京自古以来就有“钟山龙蟠”之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了自己可能已经被罢免官职,但仍有可能重返官场的消息。

最后一句“犹忆君王代麈松”,诗人用王献之与桓温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王献之虽然被免去职务,但仍然可以作为桓温的助手,如同“麈松”一样发挥作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情的依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对政治局势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咏叹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繁荣的期望、对政务工作的投入以及对自己政治生涯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政治局势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