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他年羡二疏,功成脱屣向迷涂。
薄游竟后抛官约,常愧都门长大夫。
”`
青史他年羡二疏,
功成脱屣向迷涂。
薄游竟后抛官约,
常愧都门长大夫。
注释:
- 青史:史书,这里指历史的记载。
- 二疏:指东汉时期的疏广、疏受两兄弟,他们辞官归乡,成为当时的楷模。
- 功成脱屣:功成名就后抛弃名利,如鞋一般轻松地离去,表示不再追求功名利禄。
- 薄游:轻率的游历,不务正业地游荡。
- 都门:京城的大门,这里指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 长大夫:长期担任高官,地位显赫。
赏析:
晁补之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叔父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人生道路的深刻反思。他用“青史他年羡二疏”开篇,以历史典范为引,表达了对叔父能如东汉疏广、疏受两兄弟一样,在功成身退后仍然坚守道德、淡泊名利的敬仰与向往。接着,“薄游竟后抛官约”反映了他对叔父晚年行为的看法,认为叔父可能未能遵循自己年轻时的理想,而选择了一条更为随性、不拘于传统的道路。最后一句“常愧都门长大夫”则体现了诗人对于叔父一生所担任的高官地位的深深忧虑与遗憾,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官场生涯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既蕴含了诗人对叔父的深厚情感,也折射了当时社会对于官员身份的复杂看法以及个人价值观念的冲突。
译文:
青史上定将流传羡慕疏广与疏受的故事,功成名就之时却轻易放弃一切,投身茫茫人海之中。轻率地漫游之后终于抛弃了官职的承诺,心中常常因无法再做一名长久为官的大夫而感到羞愧。
注释:
- 清世急贤千载事:指历史上无数贤才急于建功立业的时代。
- 白头赍志一州麾:意指到老仍怀抱壮志,最终只担任一个州的长官。
赏析:
晁补之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中那些急于功名而忽视自身操守之人的批评。他认为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是不值得赞扬的,因为真正的成就不仅在于一时的辉煌,更在于能否始终保持初心和品德。此外,这两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认为,即使是到了退休的年龄,也应该有一颗坚持原则的心,而不是被现实所迫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它鼓励人们即使在晚年也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