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栖禅人,一念超十地。
云何别影事,未免依缘气。
譬如幻男女,机废根随废。
不然怖头走,此病穷三世。
邦公狮子吼,曾使诸天喜。
广说无说时,俱成甘露味。
不知室久如,当有天来侍。
城隅竹坞近,梵刹开严閟。
以彼穴中空,清风自来萃。
我生久更事,求愚不求慧。
清风已说法,不用重宣偈。
开祖照人姿,沧波白蘋际。
居然九奏妙,往往鱼龙戏。
济明经世才,雕松识寒岁。
怀宝竟迷邦,此岂非良计。
名山寻胜士,投老终深诣。
我自所蕲廉,蝉叶真堪蔽。
诗句翻译:
我听说那些修行禅定的人,他们的心灵可以超越十地的境界。
那么如何能够区分世俗和超脱世俗的事情呢?这难免要依靠缘分和气。
就像虚幻的男女,其机缘一旦断绝,他们的根基也会随之消亡。
不然的话就会像恐惧一样头也不回地逃跑,这种病痛穷尽三世都无法治愈。
邦公狮子吼的声音,曾经使所有天人都感到欢喜。
在广说无说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甘露的味道。
不知道这个屋子已经很久了,但是仍然有人在里面居住,就像天上的天女一样。
城角竹坞近邻,梵刹庄严紧闭。
因为那个洞穴中空无一物,清风自然汇聚而来。
我已经经历了很多事情,但是我寻求的是愚笨而不是智慧。
清风已经为我讲解了佛法,所以我不需要再用重话来宣诵偈语。
开祖照见众生本有的智慧,犹如沧波与白蘋之间。
居然九奏妙音,往往鱼龙戏水。
济明经世有才,雕松识寒岁。
怀宝竟迷邦,此岂非良计。
名山寻找胜士,投老终深诣。
我自所蕲廉,蝉叶真堪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律诗,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对佛教禅理的理解,以及他对禅宗的深刻体会,表达了他对佛教的理解和对禅宗的热爱。
诗的第一句“我闻栖禅人,一念超十地”,诗人通过描绘禅者的心态,表达了他对于禅悟的理解。他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修炼和觉悟才能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第二句“云何别影事,未免依缘气。”则进一步揭示了禅者的生活状态,他不再追求外在的事物,而是依赖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对佛教教义的阐述,表达了他对禅宗的理解。他认为禅宗是一种解脱生死的方法,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方式。
然后诗人又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禅宗的感悟。他认为禅宗如同幻男女,虽然存在,但是却无法触及,只能依赖于缘分和气。
接下来四句,诗人又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禅宗的理解。他认为禅宗如同鱼龙戏水,虽然存在,但是却无法触及,只能依赖于机缘。
最后六句,诗人通过对佛教教义的阐述,表达了他对禅宗的理解。他认为禅宗如同狮子吼声,虽然声音宏大,但是却无法触及,只能依赖于力量。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对佛教禅理的理解,展现了他对禅宗的深厚情感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