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游武林,值子长江头。
我时方南辕,子亦将西舟。
相见两大笑,典衣上高楼。
楼高不知暑,五月凝清秋。
环观四山明,俯视万井稠。
喧喧市中人,日暮歌吹浮。
忘形与子饮,一醉馀无谋。
湖上荷花生,黄鹂飞柳洲。
翻然摇两桨,下上逐轻鸥。
不觉脱尘世,自谓逍遥游。
晚访城隅寺,竹林森如帱。
斫薪煮山茗,萧洒破百忧。
脚懒厌廛阓,五日成淹留。
肃肃太史家,门阑闲且幽。
荒亭荫疏桐,雀斗闻啾啁。
其人绝世贤,揶揄困时流。
唯我与吾子,大轴更往投。
幸闻一诺荣,不受万户侯。
谁言王母桃,方朔不得偷。
未几子告别,西宾帝王州。
吴船风雨夜,送子不胜愁。
八月子献书,高谈夏商周。
惜哉天下马,骊牡烦推求。
我滥乡老荐,麻衣望前旒。
愧非鸣凤祥,斥去还林丘。
三月我度江,子行穷海陬。
下面是对《次韵答叶学古》的逐句释义:
- 诗句释义: 昔我游武林,值子长江头。
- “昔我游武林”:过去我曾经游览过武林这个地方。
- “值子长江头”:正好你在长江的尽头,也就是我的南方。
- 译文与注释: 我那时正向南行驶,你也将向西的船出发。相见两大笑,典衣上高楼。楼高不知暑,五月凝清秋。
- 译文:我那时正向南驶去,你也即将西向航行。我们见面时欢笑,我变卖了衣物上了高楼。高楼高耸,我忘记了夏季的炎热,仿佛进入了一个清凉的秋天。
- 注释:这里的“南辕北辙”指的是我正朝南走(即南方),而你则向西行(北方)。典衣上高楼,典是典当,衣是衣物,典衣就是卖掉自己的衣物来换取金钱。
- 赏析: 环观四山明,俯视万井稠。喧喧市中人,日暮歌吹浮。忘形与子饮,一醉余无谋。湖上荷花生,黄鹂飞柳洲。翻然摇两桨,下上逐轻鸥。不觉脱尘世,自谓逍遥游。晚访城隅寺,竹林森如帱。斫薪煮山茗,萧洒破百忧。脚懒厌廛阓,五日成淹留。肃肃太史家,门阑闲且幽。荒亭荫疏桐,雀斗闻啾啁。其人绝世贤,揶揄困时流。唯我与吾子,大轴更往投。幸闻一诺荣,不受万户侯。谁言王母桃,方朔不得偷。未几子告别,西宾帝王州。吴船风雨夜,送子不胜愁。八月子献书,高谈夏商周。惜哉天下马,骊牡烦推求。我滥乡老荐,麻衣望前旒。愧非鸣凤祥,斥去还林丘。三月我度江,子行穷海陬。
- 赏析: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对人物动作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诗中通过描述山水、花鸟等自然元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歌也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接受。
- 创作背景: 晁补之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也是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晁补之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个人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经历。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欣赏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独特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