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高堞如云白,草下深濠如草碧。
逶迤陇断出平堤,前见黄河如带直。
官居乃在城西原,荒台古木乌鸟翻。
美人芳气如秋菊,坐令晔晔弃中园。
不忧泑泽豪不杀,夜识汉中龟鳖在。
借须走马候水曹,后时此会何由再。
霸陵往来初避名,执贾不回人更惊。
无心踯躅路寝养,服车安用仍一鸣。
未若捧罂何不可,二豪螟蛉与蜾裸。
况闻举案良亦贤,那爱五花论酒钱。
不然憭慄坐岁晚,风入衰柳催寒蝉。
我论李君其趣独,自喻愚公徙王屋。
是中聊可外形骸,官闲方辔相与来。

【注释】

过金堤:从金堤经过。刘景文,不详何人。过,路过。金堤:黄河边长堤。刘景文:作者自指。

云间高堞(die合): 云间,云际之间。堞,古代城上女墙,也泛指城墙。

草下深濠(hao):水边草中深沟。如草碧:像草一样绿。

逶迤(wēi yí)陇断出平堤(dǐ):绵延的山冈曲折地延伸出来,形成平堤。

前(nèng),同“纳”,承接。

官居乃在城西原:官府设在城的西边的原野上。

荒台古木乌鸟翻:荒芜了的台子上生长着苍老的树木和鸣叫的鸟儿。

美人芳气:美丽的女子身上散发出香气。

晔晔弃中园:光彩夺目地离开了园子里。

不忧泑泽豪不杀:不忧虑那些豪爽的人不会伤害自己。泑泽,地名。

夜识汉中龟鳖:夜间辨认出汉朝中的乌龟和甲鱼。

借须走马候水曹(lù):借用马匹跑马亭等候水官。水曹,掌管水利的官吏。

后时此会何由再:以后再有这样聚会的机会还能有吗?

霸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往来:往来频繁。初避名:刚开始避开名声。

执贾不回人更惊(gé):抓住商人不放手让人逃走,使人们更加惊讶。

无心踯躅路寝养(zhǐzhú):无心徘徊于道路旁而休养生息。

服车安用仍一鸣:穿上车子还有什么用呢?仍然只鸣一声。

未若捧罂(yīng)何不可(yīhòu):还不如捧着罂缶(一种盛酒器)来得方便。

二豪螟蛉(míng lìng)与蜾(bó jiǎn):两个强盗是螟蛉虫和蜾蜍。

况闻举案良亦贤,那爱五花论酒钱:而且听说举案投壶的人也很贤能,哪里在乎花钱买酒钱。

不然憭栗坐岁晚,风入衰柳催寒蝉(liào):如果不是这样心里就会很不安,秋风刮进衰败的柳树催促着寒蝉鸣叫。

我论李君其趣独,自喻愚公徙王屋:我评论你很有独到的见解,就像愚公移山那样坚持到底。

是中聊可外形骸(hái):这里面还可以聊以慰藉自己的身心。形骸,身体。

官闲方辔相与来:官职空闲时就骑着马来往。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诗人任监察御史期间所作。当时作者正奉命巡视黄河一带,故诗中有“过金堤”和“官居乃在城西原”等句。诗题中的刘景文,是诗人自指,即刘禹锡本人。诗中主要写自己在官场上的苦闷心情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不得志、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全诗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风格清新,意境深远,是一首抒情小诗。

首联两句,写诗人路过金堤时的所见所感。金堤,即金河堤岸,位于黄河之滨,为唐代都城长安的南面屏障。高垒重楼,巍峨壮丽,为京城长安的重要屏障。诗人行经此地,不禁心旷神怡。“云间”二句,描绘了金河堤上的景象。“云间”指云层之上,“白”字形象地写出了云雾缭绕、迷蒙一片的景色。“草下”二句,则是说草木丛生、水波潺潺的情景。这两句写景十分传神,既写出了金河堤的险峻、辽阔、雄浑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颔联两句,写诗人来到城西原,看到一片荒凉景象。“荒台古木”四字,勾勒出了古城遗迹的萧条景象。“乌鸟翻”三字,则生动地描绘了鸟儿在荒凉的台上自由自在地飞翔的情景。尾联两句,写诗人来到霸陵,想到过去在这里结识的朋友却已物是人非。“执贾不回人更惊”一句,既写出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之感。最后两句,写自己虽然身处官场,但并不追求功名利禄。“不忧泑泽豪不杀”,意味着即使面对强敌,也不惧无畏;“夜识汉中龟鳖在”,则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尾联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失望之情,又展现了他追求个性解放和自我实现的人生理想。

这首诗是诗人任监察御史时所作。当时正值建中初年,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黑暗,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诗人深感国家危难之际,自己却无能为力,因此常常感到心灰意冷。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诗的前半部分主要写诗人路过金堤时的所见所感,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失望之情以及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