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之北双溪骛,逶迤势入龙津聚。
龙归何处牛斗闲,剑不可求江海古。
惨澹犹思八百年,变化岂无神物主。
何当旋柁入奫沦,傥可然犀照毛缕。
登楼那有北客同,把酒但看南雁度。
更邀桃叶远临水,正值荔枝红照户。
入梁一曳邹阳裾,思越屡吟庄舄句。
竹林觞咏当日情,岘山名姓它时慕。
一闻说尽青鞋游,令我乘风欲仙去。
【注】
①复用前韵再呈博士黄冕仲:这是作者自述创作诗歌的经过,意思是再次写诗献给博士黄冕仲。复:重复。②双溪骛(wù):指两条溪流。③逶迤(wēi yí)势入:曲折地进入。④剑不可求:意谓宝剑是难以寻找的。⑤惨澹(cǎn dàn):暗淡。⑥八百年:形容时间很长。⑦变化:指世事变化无常。⑧神物主:指主宰事物的力量。⑨何当:什么时候才能。⑩奫沦:即沉沦,比喻隐居。⑪然犀:犀牛角制成的镜子。⑫登楼:登上高楼。⑬北客:指北方来的人。⑭把酒:端起酒杯。⑮桃叶:传说中一个名叫桃叶的女子。⑯南雁度:指南方的归鸿。⑰曳(yè)邹阳裾(jū):拖着像邹阳那样的长袍。⑱思越:思念越国。⑲岘山:在今湖北省襄阳县西南。《史记·留侯世家》载:“羽使项庄行屠博阳贾公门,项伯亦拔剑起舞,常莫邪击沛公,项伯杀之。”后以“岘山”指代楚国或越国。⑳名姓:名声和姓氏。㉑青鞋游:泛指四处流浪。㉒乘风欲仙去:形容诗人渴望归隐山林的心情。
【译文】
龙津之北,双溪如飞,曲折地汇入龙津湖。
龙已回归,不知牛斗何处闲?剑不可求,江海古深。
惨澹的景色犹想八百年,世事变幻,岂无神力主持?
何时能旋舵入沉沦,或许能用犀牛角制成的镜子照毛缕。
登上高楼,哪有北面来的宾客同饮?端起酒杯,但看南飞雁过。
更邀请桃花源女远临水边,正值荔枝红照户。
入梁一曳,就象邹阳那样的长袍;思过屡次吟唱庄舄句。
竹林觞咏当日情,岘山名姓它时慕。
听到这些,说尽了青鞋游历的足迹,令我乘风欲仙去。
【赏析】
《复用前韵再呈博士黄冕仲》为作者晚年之作。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期间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归隐田园、享受自然的向往。全诗通过写景抒情,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联描绘了诗人所居住的环境,龙津之北有两条蜿蜒曲折的溪流,它们如同蛟龙一般,曲折地汇入龙津湖。这两句诗通过对龙津湖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一种深沉而静谧的基调。
颔联诗人转而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想到了故乡,想到了曾经与自己一起生活过的人们,但他们如今都已离开人世,只留下那些空寂的角落让人感慨万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
颈联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他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是瞬息万变的,无法捉摸。因此他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怎样的。这里诗人运用了设问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尾联诗人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远离喧嚣的城市,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他想象着自己能够乘风而去,飘向那遥远的天地之间,感受那份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