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插青云,禅宫入渺冥。
归云侵客座,流水乱松声。
天近月逾白,竹多山更青。
从来丘壑志,不独付孙登。

诗句解析:

  1. “石磴插青云”: 描述了石阶从地面延伸到高高的云端,形象地表达了山的高大和云霄的高远。

  2. “禅宫入渺冥”: 禅宫指佛教寺院,渺冥形容其宏伟而深远,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

  3. “归云侵客座”: 描述云雾缭绕,仿佛云朵侵入了人的座位,增加了一种神秘和宁静的氛围。

  4. “流水乱松声”: 流水的声音和松树的声响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而自然的声音。

  5. “天近月逾白”: 天空中的云彩使得月亮显得更加明亮和洁白。

  6. “竹多山更青”: 竹子茂盛的地方,山色更加翠绿,形成鲜明的对比。

  7. “从来丘壑志,不独付孙登”: 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将自己的志趣与古人相比较的愿望。

译文(根据注释):

在寿星寺中,我看到一条石阶通向云霄之上,寺庙的轮廓在远处模糊不清。云朵像客人一样侵占了我的座位,而溪流的声音则打破了松林的寂静。天空中云层越来越浓,月亮也显得越发皎洁。在竹林茂密的地方,山的颜色更加翠绿。我向来就有山水的情怀,并不只是羡慕古人孙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寿星寺的自然美景,同时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拟人化手法,如将云朵比作客人、将水流比作有节奏的音乐等,使诗歌生动而富有诗意。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将寺庙与高山、白云、流水和松林进行比较,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和追求,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