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菊醒陶酒,扬鞭入汉闱。
聚蚊秋未息,独鸟暮先归。
世有凉暄隔,人无今昨非。
悠然倒冠佩,频梦北山薇。
诗句释义
重阳夕内宿:在重阳节的傍晚,诗人在家中住宿。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把菊醒陶酒:手持菊花,喝着陶器中酿的酒。这句表达了作者以饮酒赏菊的方式来庆祝重阳节的心情。
扬鞭入汉闱:骑着马,挥舞着马鞭,进入汉地的考场。这里描绘了赴考的情景,表达了对功名的追求。
聚蚊秋未息:秋夜聚集了蚊子,但秋天的夜晚还未完全过去。这句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独鸟暮先归:黄昏时分只有一只鸟儿先飞回巢穴。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鸟儿比作有情感的生命体,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归巢的情景。
世有凉暄隔:世间有冷暖之分,难以跨越。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人无今昨非:人们没有今天和昨天的不同。这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悠然倒冠佩:悠闲自在地放下冠带和佩饰。这里形容诗人在闲暇时的生活状态。
频梦北山薇:频繁地梦见北方山中的野菜。北山可能指的是隐居之地或故乡,这里的野菜可能代表了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怀念。
译文
重阳节晚上在家休息,手持菊花,喝着陶器酿的酒。我骑着马,挥舞着马鞭,进入汉地的考场。秋夜聚集了蚊子,但秋天的夜晚还未完全过去。黄昏时分只有一只鸟儿先飞回巢穴。世间有冷暖之分,难以跨越。人们没有今天和昨天的不同。悠闲自在地放下冠带和佩饰。频繁地梦见北方山中的野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习俗和心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功名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时光易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