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明回诏乐清闲,便向中朝脱冕冠。
百日秉枢登相府,千年青史表旌桓。
泰运正隆嫌气热,乾纲初整畏冰寒。
逍遥唱和多高致,仪象霜风俾后看。

【注释】

  1. 道明回诏:皇帝下韶书召回。回诏,即诏书。乐清闲:安于清静的生活。2.中朝:朝廷。3.秉枢:执掌国政。4.青史:史书。5.泰运正隆:指国家政治清明、繁荣昌盛。6.乾纲:指君主统治国家的权力。7.逍遥唱和多高致:指在诗酒中畅所欲言,表达高远的志向和情趣。逍遥,形容心情愉快。8.仪象霜风:指朝廷中的贤才,像霜风一样纯洁高雅,给后来的人留下美好的榜样。仪象,这里指贤才。9.后看:后人继续观看。赏析:这首诗是元代文人赵文写的一首咏史诗,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译文】
    皇上回诏道明乐清闲居,他立即辞官回到朝廷。
    百日执掌国政登上宰相府台,千年青史记载他功勋卓著。
    国家政局稳定,皇帝英明,令人感到温暖;
    刚要整顿朝纲,就感到寒冷刺骨。
    我逍遥自在地吟诗唱和,追求高远的志向和情趣;
    希望朝廷中的贤才如霜风一样纯洁高雅,给后人留下美好的榜样。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与思考。首联“道明回诏乐清闲,便向中朝脱冕冠”,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一位隐退官场的英雄形象——道明。他的辞官归隐并非出于贪恋清闲,而是因为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不愿再卷入复杂的政治纷争。这种选择,既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也彰显了他的人格魅力。颔联“百日秉枢登相府,千年青史表旌桓”,则是对他政治生涯的高度概括。短短百日内,他已经成功掌握了国家政权,成为一代名相。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谦虚谨慎,勤勉政事。他的功绩被永远镌刻在了历史长河中,成为了后世人们敬仰的楷模。颈联“泰运正隆嫌气热,乾纲初整畏冰寒”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盛世”并不意味着“太平”。在这个时期,虽然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但社会却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因此,需要有人勇于担当、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尾联“逍遥唱和多高致,仪象霜风俾后人看”则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与赞美之情。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能够超越功利的目的,展现出高尚的境界。同时,他也寄希望于后世的人们能够继续传承这份艺术精神,让后人继续欣赏和学习。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对其政治成就的赞誉,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