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五百车马繁,重帷黕幕纷郊原。
游人得意惜光景,恣寻复树登高轩。
平芜远水知何许,眼入迢迢空处所。
梨花澹艳柳丝长,百计撩春作烟雨。
歌哭声中半落晖,雕鞍绣毂尚迟归。
荒田野草人间事,谁向伶玄泪满衣。
寒食东城作
王城五百车马繁,重帷黕幕纷郊原。
游人得意惜光景,恣寻复树登高轩。
平芜远水知何许,眼入迢迢空处所。
梨花澹艳柳丝长,百计撩春作烟雨。
歌哭声中半落晖,雕鞍绣毂尚迟归。
荒田野草人间事,谁向伶玄泪满衣。
注释:
王城:指京都长安。
五百车马:形容车马很多。
黕:同“密”
重帷:指车幔。
游人:指游客,即诗人。
得意:高兴。
复树:双树。
登高轩:登上高楼的窗户。
平芜:平原上长满野草的地方。
迢迢:遥远的样子。
梨:梨花。
澹:淡。
艳:美。
柳丝:柳条。
撩春:招引、引诱春天来。
烟雨:细雨蒙蒙。
歌哭:歌唱和哭泣。
落晖:夕阳西下。
雕鞍:镶嵌有彩绘花纹的马车的鞍子。
绣毂:镶有锦绣图案的车轮。
伶玄:唐玄宗李隆基时的一位大臣的名字。《旧唐书·忠义传》记载说:“伶玄为吏部侍郎,坐事贬台州刺史,行至韶州卒,年五十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描绘了寒食节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人描绘了王城长安的繁华景象。在首句中,他提到了长安城内的车辆和人流众多,车马络绎不绝,形成了一幅繁忙的画面。接着,诗人又通过“游人得意惜光景”一句,表达了人们对时光的珍惜之情。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人们的脸上,还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上,他们在享受着眼前的美景的同时,也在寻找着可以让自己更加快乐的方式。
诗人通过描绘平芜远水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长安城的美丽与繁华。在这句中,他提到了平芜和远水,这两个词都带有一种宁静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而“知何许”则表明了诗人对这些景象的疑惑和好奇,他试图寻找着这些美景的具体位置,但最终却只发现了一片空荡荡的地方。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困惑之情,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诗人又通过描绘梨花澹艳和柳丝长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长安城的春天之美。在这句中,他提到了梨花的淡雅和柳丝的柔长,这些词语都带有一种清新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百计撩春作烟雨”则表明了诗人为了营造出这样的美景而付出的努力。他通过各种方法来招引春光来到长安城,使得这座城市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诗人又通过描绘歌哭声中半落晖和雕鞍绣毂尚迟归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在这句中,他提到了歌声和哭泣声,这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悲欢离合的感觉。而“雕鞍绣毂尚迟归”则表明了人们在经历了一天的忙碌后,依然需要回到自己的家中休息,这是一种生活的常态。而“尚迟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无奈与感叹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长安城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同时,他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与美丽,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这个城市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