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望西来职秘丘,年家托好叙绸缪。
身为僚友两三月,公肃皇华百八州。
列纬载班清剧耀,高风遽勇急中流。
讣闻落晚呼天咽,涕泗交颐重所忧。
【注释】
魁:指魁梧。
西来:指从西部而来。西来职秘丘:指从西边而来的官吏,任职于秘州(郡名)。
年家:指同乡之谊。
托好:寄托友谊。
绸缪:比喻男女相爱。绸缪是古时男女定情的一种方式。
僚友:指同僚的朋友。两三月:二三个月。
公肃皇华:指汉朝班固所著《汉书》中的《匈奴传》,书中记叙了汉武帝派卫青出击匈奴的事。百八州:指汉朝版图的广大。
列纬:指天文星宿。载:记录。清耀:《汉书·律历志》有《汉志》,其中说:“太初历改曰《太初历》……其文略云:‘日行二十八万里,一回归三百三十三万二千一百里,率二百三十五日而一周天。’”高风:指高尚品德。
遽勇:突然英勇。中流:中间,正中央,比喻关键处。
讣闻:丧讯。呼天咽:恸哭失声。涕泗交颐:眼泪和鼻涕都流在脸上。重所忧:非常忧虑。
【赏析】
这两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挽诗。诗人对友人的死表示悲痛,并对其一生进行追述。
第一首,“魁望西来职秘丘,年家托好叙绸缪。”诗人以豪迈的笔调写自己对友人的悼念之情。“魁”字,用得十分巧妙。“魁”,即“大”的意思,这里用来代指人。“望”则暗示了死者的职务地位。“西来”二字,表明这位友人是从西部而来,可能是一位出使之人。“职秘丘”三字,既表明了死者的官职,又表明了他来自西部,与中原相隔千里,所以称之为“西来”。而“秘丘”则是古代地名,在今河南省延津县西北。“年家托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死者生前的情谊。这里的“托好”是指两人曾经相互信任,彼此交往密切。“叙绸缪”一词,更是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他们曾经相互倾诉衷肠,共谋大事。
第二首,“身为僚友两三月,公肃皇华百八州。”这两句是对死者生前的追忆。诗人回忆了自己与死者一起共事的日子,感叹时光荏苒,转眼已经过去两三年了。“身僚友”指的是自己与死者共同担任某项工作或职务。“两三月”则表明了这一时间的长度,可能是指他们共事的时间。“公肃皇华百八州”则是对他们共同工作的地点的描写。这里的“公肃”指的是东汉班彪所撰写的《汉书》,而“皇华”则是指汉代使者出使外国所用的旗帜。“百八州”则是指汉代版图的广阔,意味着他们所共事的地方遍布全国。
第三首,“列纬载班清耀,高风遽勇急中流。”这是对死者生平事迹的赞美。这里的“列纬”指的是天文星宿,而“载班”则是指记录这些天文现象的文字。“清耀”一词,则表明了死者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他的一生充满了光辉的成就,如同北斗七星一样照亮了人们的道路。“高风”则是指他高尚的道德品质。他为人正直、公正无私,深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遽勇”一词则表明了他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勇敢地面对困难。他曾经为了正义事业而奋不顾身地奋斗,最终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讣闻落晚呼天咽,涕泗交颐重所忧。”这是对死者离世的悲悼之情的表达。当得知噩耗时,人们感到无比悲痛和惋惜。诗人也为之哭泣失声,泪如泉涌。“落晚”则暗示了死者离世的时间已经不早了。“呼天咽”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死者的哀悼之情。“涕泗交颐”则形容了人们在悲伤时泪水和口水都流了出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的悲痛程度。最后一句“重所忧”则总结了全文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死者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