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寂千山曲,萦纡一径微。
楼台青嶂合,窗户乱云飞。
野色侵僧衲,池光射客衣。
偶来修吏隐,到此益忘机。

【注释】

宁国院:寺院。

岑寂千山曲,萦纡一径微:山中寂静,曲折的小路弯弯曲曲。

楼台青嶂合,窗户乱云飞:楼台与青翠的山峰融为一体,窗户前乱如飞舞的云彩。

野色侵僧衲,池光射客衣:野花的颜色侵入了僧人的衲衣,池水的光芒直射进游人的衣衫。

偶来修吏隐,到此益忘机:偶尔来访,隐居于此地,更觉得世俗的纷扰已不相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律诗《过故人庄》。诗的前六句描写宁国院周围的景色。首二句写山中幽深寂静、曲径通幽的意境;后四句写宁国院的周围环境。最后两句点明题旨,写出了诗人在山水间陶醉、忘却尘世烦忧的情景。全诗以自然美为主体,写得清幽静谧、恬淡闲适。此诗为作者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所作。

第一联“岑寂千山曲,萦纡一径微”,描绘出宁国院所在环境的清幽和宁静。“岑寂”指山中寂静无声,没有喧嚣声;“千山曲”则形容群山连绵起伏,形成了优美的曲线,让人感到大自然的壮阔与神秘;“萦纡”指曲折盘旋,这里用来形容山路曲折蜿蜒、幽深莫测;“一径微”则形容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山顶或寺院,显得十分隐蔽、安静。这两句话通过对山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为接下来的诗句铺垫了背景。

第二联“楼台青嶂合,窗户乱云飞”,进一步描绘了宁国院周围的风景。“楼台青嶂合”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座座楼阁与苍翠的山峰紧密相连的景象,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窗户乱云飞”则形容窗户外的云彩飘动不定,如同乱糟糟的一般,给人一种动感之美。这两句话通过视觉与触觉的结合,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之中。

第三联“野色侵僧衲,池光射客衣”,转而描写宁国院内的环境。“野色”指的是山林间的野花野草,它们的色彩鲜艳而自然,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侵”字则表现了野花野草的茂盛程度,仿佛它们正在向僧人的衣服渗透一样。“池光”则是指清澈的池水反射出来的光芒,它透过窗户洒在游人身上,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这两句话通过对宁国院内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处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所。

第四联“偶来修吏隐,到此益忘机”,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偶来”表达了作者偶尔来到宁国院时的偶然性,但即便如此也能感受到这里的宁静与美好;“修吏隐”则是指在这里修行或居住的官员,他们选择远离尘嚣、隐居于此,以求得心灵的平静与解脱;“到此益忘机”则表达了作者来到这里之后,对尘世的纷扰愈发不再放在心上,心境变得宁静而超然。这几句话不仅揭示了宁国院所蕴含的禅意与哲理,也反映了作者内心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宁国院周围的美景,又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