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何地发轻雷,直使烟云对面开。
可惜隐侯无妙语,却教诗自雍州来。
【释义】
这首诗是王维对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刘宾客的《听董大弹琴》诗的和作。在和诗中,王维以赞赏的口吻,对刘宾客的诗句进行了评论和发挥,同时也抒发了他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全诗共四句,每句都紧扣题目中的“重”字,层层深入。
【注释】
- 刘宾客:指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
- 雍州:今陕西西安一带。
- 隐侯:这里泛指有才能而不被重用的人。
- 妙语:高明的语言。
【赏析】
首句“山泉何地发轻雷”,意思是说:不知何处的山泉突然发出轻轻的雷鸣般的声响,多么美妙呀!这一句是虚写,是为了引出下面的实写。次句“直使烟云对面开”,意思是说:山泉发出的声音如此美妙,连对面远山上的烟云也好像被震开一样,显得特别壮观。第三句“可惜隐侯无妙语”,意思是说:可惜啊!有才能的人不被重视,没有机会施展才华。这一句是紧承第二句而来,是对前一句中“山泉发轻雷”的进一步发挥,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感情的抒发。最后一句“却教诗自雍州来”,意思是说:然而却把诗歌传到了遥远的雍州(今陕西西安市一带)来,这是对刘宾客诗的一种肯定,同时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有才不遇”的感叹,并不是自己的写照,而是对那些“无才而仕”(即有才能而不能得到重用的人才)的不满。
这首诗的写作手法非常巧妙。它一开头就以山泉发出的声音作为引子,然后通过对声音的描述和联想,引出下文对刘宾客诗中的一些词语的评论。在评论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回到诗的开头,从而使得整个诗歌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此外,这首诗还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的“诗中有画”的特点,如“烟云”、“轻雷”等都是具有形象感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