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松窝里著吾身,风在襟裾月在门。
灯火未残弦诵习,一团清兴许谁论。
【注释】
倚门:指在门前坐着或站着。碧松窝里著吾身,风在襟裾月在门。“碧松”句:形容自己好像在苍翠的松树之中安顿着身体。“风”和“月”都是比喻自己的意象。
灯火未残弦诵习,一团清兴许谁论。“灯火”句:形容夜晚灯烛尚未烧尽,我依然坐在灯下诵读诗作。“清兴”:兴致盎然。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全诗以松树自况,抒发了隐逸不仕、高蹈远引的思想感情。
开头两句,诗人描绘出一幅幽雅宁静的夜深人静图。首句写自己在松林中的隐居生活,第二句写自己在月光照耀下的茅屋中的生活。这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首句的“身”字,是说自己的身体仿佛在松枝丛中栖宿。次句的“月”,则用得非常巧妙,它既指月亮,又借指人的心境。因为松间月明,所以感到心旷神怡,觉得天地之间,只有松树而已。
三、四两句,写夜阑人静之后,诗人仍然在灯下苦读。这两句是说,当灯烛尚未燃尽的时候,我仍在灯下孜孜不倦地诵读诗章。诗人的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最后两句,写这种刻苦读书的精神已使诗人陶醉。他似乎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只沉浸在书卷所带给他的无穷乐趣之中。“清兴”二字即表现了这种感受。“清兴”二字,出自《南史·王籍传》:“性疏懒,不堪吏职。老闲退居,唯好食饮弹棋游猎,而无所好尚。”王籍有才学而不为官所用,故有此语,此处借用来描写诗人的读书之乐。
全诗通过描写夜读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