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看落叶,舍棹踏湖西。
野店传杯酌,残阳索品题。
云随波影动,山被柳阴迷。
一点寒鸦过,知他何处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同杜北山郑渭滨湖边小憩》。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与朋看落叶,舍棹踏湖西。
诗句释义:
与朋(朋友)一起看落(落下)叶,舍弃长桨踏上湖西岸。
注释:
- “与朋”:指作者和朋友同行。
- “看落叶”:观赏飘落的树叶,常用于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时光流逝。
- “舍棹”:放下船桨的意思。
- “踏湖西”:走到湖的西边,可能是指散步或休息的地方。
野店传杯酌,残阳索品题。
诗句释义:
在野外小店中传杯饮酒,夕阳下索要诗作题目。
注释:
- “传杯酌”:传递酒杯,饮酒。
- “野店”:野外的小店或旅店。
- “索品题”:要求对方写诗。
- “残阳”:日落时的景象,暗示时间已经接近傍晚。
- “索品题”:索取诗文,表明想要得到对方的诗词以作题赠或自娱。
云随波影动,山被柳阴迷。
诗句释义:
云朵随着波浪的影子移动,山被柳树的阴影遮住。
注释:
- “云随波影动”:云朵随着波浪的影子在天空中移动。
- “波影”:波浪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或波动。
- “山被柳阴迷”:山被杨柳的阴影所覆盖,显得朦胧不清。
- “迷”:模糊不清,形容山被柳树的枝叶遮挡而变得不明显。
一点寒鸦过,知他何处栖。
诗句释义:
一只孤单的寒鸦飞过,知道它栖息在何方。
注释:
- “一点”:表示位置非常小,强调寒鸦的孤独。
- “寒鸦”:指冬天或寒冷天气时飞行的乌鸦。
- “栖”:居住或停留的意思。
- “何处栖”:询问寒鸦栖息的所在位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画卷。诗人邀请友人一同欣赏秋天的落叶,并决定在岸边的一个小酒馆里休息。在大自然的背景下,他们品尝美酒,讨论着诗意的生活态度。随后,夕阳西下,诗人要求友人即兴作诗,表现出一种文人之间的雅致交流。当夜幕降临,云彩随风起舞,山峰被柳树的翠绿所遮掩。最后一句,诗人观察到一只孤雁掠过天际,引发了对这只孤独飞翔的大雁归宿的好奇。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人物行为,展现了一幅和谐且充满哲理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