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敲花逐水流,游蜂催课未知休。
生来独冷嫌无雪,别去相逢又隔秋。
紫蒂窠窠凝酒恨,苍苔点点落诗愁。
黄昏未觉师雄梦,塞管一声何处楼。

【注释】

落梅:即《梅花落》,又名《梅花引》。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七绝。此诗写冬末春初,残花落地的情景。

敲花逐水流:形容雨打落花,随风飘荡。

游蜂催课未知休:游蜂飞舞在梅花丛中采蜜。不知什么时候是尽头。

生来独冷嫌无雪:生性孤僻、冷傲的人,厌恶没有雪花的日子。

别去相逢又隔秋:分别后,又逢秋天。

紫蒂窠窠凝酒恨:紫红色的花朵,花蒂上结了小小的花苞,像是凝结着满腔的愁绪。

苍苔点点落诗愁:青色的苔藓覆盖在地面,每一片都像是点缀着忧愁的诗句。

黄昏未觉师雄梦:傍晚时分,没有察觉出雄鸡报晓的声音。

塞管一声何处楼:塞管声中,何处有高楼?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暮时节景色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春雨敲花逐水流”,描绘的是春雨敲打着落花随风流去的画面。这句诗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春雨对花朵的影响,使花朵更加娇艳可爱。

次句“游蜂催课未知休”,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人把游蜂比作勤劳的园丁,为花朵授粉;而将落花比作凋零的花朵,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第三句“生来独冷嫌无雪”,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独特情感。这句诗中,诗人将“独冷”与“无雪”联系起来,用反衬的手法,突出了春天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冬天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紫蒂窠窠凝酒恨,苍苔点点落诗愁”,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描绘。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紫红的花朵比作酒杯中的美酒,将青色的苔藓比作诗句中的忧愁。这样,既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又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