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撼西窗夕照明,习成懒散澹无营。
颇谙读易深知命,却怕吟诗浪得名。
款对山僧开月酒,旋蒸湖蟹切秋橙。
有来归自江干客,为说钱塘潮信平。

习懒

风吹西窗夕照明,习成懒散澹无营。

颇谙读易深知命,却怕吟诗浪得名。

款对山僧开月酒,旋蒸湖蟹切秋橙。

有来归自江干客,为说钱塘潮信平。

注释:

习懒:形容人懒散不振作的样子。

风撼西窗夕照明,习成懒散澹无营。

颇谙读易深知命,却怕吟诗浪得名。

款对山僧开月酒,旋蒸湖蟹切秋橙。

有来归自江干客,为说钱塘潮信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名利的态度。

首联“风撼西窗夕照明,习成懒散澹无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西窗外的微风拂动着窗户,夕阳的余晖洒满了整个房间,一切都显得如此安静和祥和。然而,诗人的内心却是一片懒散和淡泊,他不愿意去追求功名利禄,只想过着清静的生活。

颔联“颇谙读易深知命,却怕吟诗浪得名。”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理解。他认为,虽然自己精通易经,能够洞察命运,但是他却害怕自己只是靠吟诗而名声狼藉。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看淡的一面,他认为真正的学问和才华应该用来造福社会,而不是仅仅为了个人的利益。

颈联“款对山僧开月酒,旋蒸湖蟹切秋橙。”描绘了一幅与友人共酌的画面,月光下,两位僧人正在品茗赏月,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诗人此时正品尝着湖蟹和秋橙,享受着这份宁静和惬意。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大自然的敬畏。

尾联“有来归自江干客,为说钱塘潮信平。”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场景,一位来自江边的客人要离开,诗人为他送行并告诉他钱塘江潮汐的变化情况。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友人的关怀和对于知识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他既懂得易经的智慧,又看淡名利;他既有闲适的生活,又有对知识的追求;他既关心朋友,又关注自然。这些特点都体现了诗人作为一个文人的独特魅力和风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