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也获金印,籀文秦不如。
情知非鬼篆,恨不识天书。
池静龟游罢,庭闲鹊斗馀。
春风还旧物,疏俊独怜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题所居池上》。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释:

  1. 二十二弟获金印
  • “二十二弟”可能指的是李涉的某个弟弟。
  • “获金印”意味着获得金制的官印,暗示其官职或荣誉。
  1. 季也获金印,籀文秦不如
  • “季”可能指排行第二的人。
  • “获金印”再次强调了荣誉与成就。
  • “籀文”指的是古代篆书的一种,“秦不如”表明在篆书中,秦朝的篆体不如后来的风格。
  1. 情知非鬼篆,恨不识天书
  • “鬼篆”通常指的是古时候用于祭祀的篆书,具有神秘、庄严的特点。
  • “天书”则可能指的是某种高深莫测、难以理解的书籍或者是皇帝赐予的特殊文件。
  • “恨不识天书”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特殊文献的渴望和遗憾。
  1. 池静龟游罢,庭闲鹊斗余
  • “池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可能是夜晚,月光下池中的水显得格外清澈。
  • “龟游罢”可能指的是乌龟在水中休息或者游戏。
  • “庭闲鹊斗余”描述了院子里两只鸟儿(鹊)争斗的情景已经结束。
  1. 春风还旧物,疏俊独怜渠
  • “春风还旧物”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使得万物复苏,一切都恢复了生机。
  • “疏俊”在这里可能是指树木或其他植物的生长状态,它们看起来稀疏而优雅。
  • “独怜渠”可能是指诗人特别喜爱这株植物,可能是因为它与众不同或是有特别的意义。

译文:

二十二弟得到金印,
次子也得到金印,但不如秦时的隶书好。
我明知这不是鬼篆,却遗憾无法认识那天书。
池塘静谧时乌龟游戏结束,庭院闲暇时鸟儿争斗结束。
春天到来让一切恢复旧貌,我特别偏爱那个疏朗俊逸的家伙。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李涉对个人成就的自豪以及对于古代篆书的深厚情感。通过对比和反思,诗人表达了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艺术的欣赏和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来表达内心的感慨。最后一句“我特别偏爱那个疏朗俊逸的家伙”,不仅表达了对特定事物的偏好,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和谐、自然美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