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裹白头翁,孜孜离乱中。
道从前日证,愁与昔年空。
食足思同饱,时危耻自容。
愿将经济策,上疏大明宫。

【注释】

药裹:用药物包裹,比喻隐居。白头翁(yīo wēgōu):指隐士。孜孜:勤勉的样子。离乱中:指战乱之中。道从前日证:指从前的证明。愁与昔年空:指从前的忧愁已经化为虚无。食足思同饱:指吃饱了就不想再吃。时危耻自容:指处于危险之中感到羞耻。将经济策:指施展自己的经济才能。上疏大明宫:指向朝廷上书。大明宫:指皇宫。

【译文】

用药物包裹着的隐士,勤勉地生活于乱世之中。

从前的证明已经作废,现在只留下空虚的惆怅。

吃得足够便不再贪心,身处危险之时才感到羞耻。

希望施展自己的经济才能,上奏朝廷为国谋福。

赏析:
此诗是一首表达隐逸者对世事无常、个人孤独和国家兴亡忧虑之感慨的诗。通过描写诗人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他对于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药裹”即“药囊”,隐喻了诗人的隐居生活,表明他选择了一种远离政治纷争的生活方式。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勤勉地生活,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第二句“孜孜离乱中”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乱世之中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勤奋努力的精神。

第三四句“道从前日证,愁与昔年空”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个人经历的反思。历史的证明已经变得无关紧要,而曾经的忧愁也已经化为虚无。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最后两句“食足思同饱,时危耻自容”则表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心理状态。当生活得到保障时,人们往往会追求更多的满足;而当国家面临危机时,人们会感到羞耻和不安。这里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以及对个人责任的认识。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代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以隐士的身份,展现了自己对于世事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于国家兴亡的忧虑之情。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