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行乐留连耳,何用千钟贮宝玑。
主簿休官如习早,使君下榻似陈稀。
已看燕寝玉如意,更听雕梁金缕衣。
莫道塞垣风景恶,开花何处侍郎归。
【解析】
“再和”是题目,表明这是组诗的最后一首。“人生行乐留连耳”,人生短暂,应珍惜光阴,快乐生活,不要为琐事所累。“何用千钟贮宝玑”,不要浪费钱财,买珍贵的宝物,不如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主簿休官如习早”,辞去官职像早起一样容易。“使君下榻似陈稀”,“使君”指诗人的朋友。朋友到访,热情款待,像陈蕃那样不拘小节。“已看燕寝玉如意”,“燕寝”即卧室,“玉如意”是古代用来搔痒的工具。“更听雕梁金缕衣”,“雕梁”指屋檐雕刻精美的横梁,“金缕衣”指织有金银线的丝织品。“莫道塞垣风景恶”,“塞垣”指边塞,“风景恶”意谓边塞风光很美。“开花何处侍郎归”,“侍郎”指官职名,这里泛指有学问的人。“侍郎归”意谓有学问的人应该回到故乡去。
译文:
人生短暂,应该尽情享受欢乐时光,不必吝啬金钱购买珍宝。辞官回家就像早起一般容易,朋友光临如同陈蕃一样随意。已经欣赏过卧室里的玉如意,又听到屋梁上金线编织的衣衫声。不要说边塞景色多么恶劣,那里到处都长满花朵,哪里都是你我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友人来访时写下的。全诗表达了他辞官还乡的喜悦心情以及对友人的热情接待和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之情。第一句“人生行乐留连耳”,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第二、三两句“何用千钟贮宝玑”,指出了人生的真谛在于追求欢乐而非金钱财富。第四句“主簿休官如习早”,进一步强调了作者辞官还乡的心情。第五、六两句“使君下榻似陈稀”,描绘了朋友到来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的到来感到欣喜的心情。第七、八两句“已看燕寝玉如意”,描述了自己在家中欣赏玉如意的情景。第九、十句“更听雕梁金缕衣”,表达了对边塞美景的喜爱,同时也暗示了作者想要回归故乡的愿望。最后两句“莫道塞垣风景恶,开花何处侍郎归”,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希望与朋友一起回到故乡的美好愿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深远,体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