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谁挽去难援,中有悲欢万古痕。
飞絮无家凌紫极,落英不聘恨黄昏。
半涂未肯击鸣缶,百感何因招些魂。
海内一经连海外,欲搜怪物且重翻。
【注释】
春来谁挽?挽,拉。去难援,指春天到来,花开花落,自然规律。悲欢万古痕:指自然界的万物,无论是喜是悲,都留下永恒的痕迹。
飞絮无家:柳絮飘荡,没有归宿。凌紫极:飘荡到最高点。
落英不聘:落花被风吹散,无人理睬。恨黄昏:因落日将尽而伤感。这里用“落英不聘”与“恨黄昏”相呼应。
半涂未肯击鸣缶:意指诗人不愿为抒发情感而敲钟击鼓。鸣缶,即击钟。这里是诗人自喻。
百感何因招些魂:为何要招聚魂魄呢?百感,指许多感受和情怀。
海内:指国内。经:经纶。海外:指海外。连,连接。
欲搜怪物:想搜寻那些奇异的动物。重翻:重新整理、编纂。
【译文】
春天来了,谁能把我从这难以挽回的境地中拉出去?
我中有悲有欢,就像万古流传的痕迹一样。
柳絮无处安身,飘荡到了最高的天空;
花儿被风吹散了,没人理睬,让人感到遗憾。
在人生的路上,半途就停下来击响钟鼓,
为什么还要招聚魂魄?
四海之内与四海之外相连,
我想搜寻那些奇异的动物,重新编写。
【赏析】
《春晚感怀》一诗是作者罢官归乡后所作。此首前四句写自己被贬谪后的孤独寂寞之感。“春来谁挽去难援”,以“挽”字作动词解,表明春天来了,却无法挽留住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离去。《庄子·秋水篇》:“吾犹守而待之。”苏轼此处化用其意,说春天来了,我却留不住它,只好任凭它在身后逝去。“中有悲欢万古痕”,是说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如今自己也遭遇了如此不幸。“飞絮无家凌紫极”,是说柳絮无处安放,飘荡到了最高的地方。“落英不聘恨黄昏”,是说花儿被风吹散了,没有人理会它,让它感到遗憾。“半涂未肯击鸣缶”一句,是说自己不愿意敲钟击鼓,表达一种无奈之情。“百感何因招些魂”,是说心中有许多感慨,不知道该如何去排遣,只好招聚魂魄来排遣这些感慨了。后四句写自己想要重新整理典籍、编撰书籍的愿望和打算。“海内一经连海外,欲搜怪物且重翻”,意思是说国内的文献已经整理好了,但还想从海外搜集奇书异闻,以便重新整理编纂。这里的“重翻”二字,既是对前面“百感”一词的具体解释,又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学识渊博、见识广博的自信。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失意时的思想活动,表现了他身处困境仍不甘心消沉、力图有所作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