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七日古人叹,一雨三时此际心。
辛苦禜宗诛大厉,欢欣毕宿散群阴。
无烦钟鼓禽鱼乐,便觉来牟波浪深。
敢恨泥功山下路,且增秀色遍遥岑。
【注释】:
①司录:官名,掌文书记录。②诸公:指诗人的朋友、同僚等。
③禜(yín)宗:古代祭祀时用土来除灾的方法。④毕:通“毗”,庇荫。⑤牟(móu):水名。⑥岑(cén):山名,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⑦泥功山:一名尼山,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南,为五岳之一泰山的支脉。
【赏析】:
《喜雨一首呈司录诸公及诸先辈》作于大历三年(768),此时杜甫在夔州。诗题中的“司录”和“诸先辈”都是泛称,指作者的朋友。此诗是杜甫对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一组,每组的第一句是第一联,第二句是第二联,第三句是第三联,第四句是第四联。
第一联:“二年七日古人叹,一雨三时此际心。”
这是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抒发。“二年七日”,是指诗人在两年七个月前就已开始期待这场雨了。“古人叹”则表示诗人对于这种期待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一雨三时”则是说这场雨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多大的欢喜。这里的“一雨”指的是一场及时的雨,而“三时”则是指这场雨降临了整整三个月。这两句话合起来就是诗人对于这场雨的热烈欢迎和喜悦之情。
第二联:“辛苦禜宗诛大厉,欢欣毕宿散群阴。”
“辛苦禜宗”是指经过长时间的等待,终于盼来了这场雨。“诛大厉”则是指这场雨能够消除大害。这里的“诛”是杀灭的意思,而“大厉”则是指有害的事物。这里的“欢欣”则是说诗人因为这场雨的到来而感到高兴,而“毕宿散群阴”则是指天空中所有的乌云都被这场雨驱散了。这两句话合起来就是诗人对于这场雨带来的利益和好处的赞美之情。
第三联:“无烦钟鼓禽鱼乐,便觉来牟波浪深。”
“钟鼓”在这里指的是乐器,而“禽鱼乐”则是指人们听到乐器声后的快乐。这里的“便觉来牟波浪深”则是说当这场雨到来后,海浪变得非常深。这两句话合起来就是诗人对于这场雨带来的好处和影响的赞美之情。
第四联:“敢恨泥功山下路,且增秀色遍遥岑。”
“泥功山”在这里指的是一座山的名字,而在历史上并没有这座山。这里可能是作者的误记或者是为了表达一种意境而创造出来的地名。“遥岑”则是指远处的山峦。这里的“敢恨”则是指诗人对于这座山的无奈之情。这里的“秀色”则是指山上的美丽景色。这两句话合起来就是诗人对于这座山的无奈之情以及对于山上美景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场及时的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影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和对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