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书名二十年,从军未许勒燕然。
只疑淡墨为君累,故遣陈玄去草玄。
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三载(748)所作,当时诗人正被流放于岳州,与李白、高适等一起。
圆机:即《金刚经》,为佛教经典之一,唐代流行于士人中,诗中提到的“墨淡”,可能是指《金刚经》中的“无色”。
上色三丸:指的是佛家的三种颜色,红色、黄色、青色。此句意谓用淡墨书写了《金刚经》的经文,其色彩虽淡却胜过了用浓重的朱砂所写的《金刚经》。
燕然:指汉代的长城。
陈玄:即陈玄奘,唐朝著名的僧人和翻译家,他奉唐玄宗之命出使印度,取经归来,将大量梵文佛经翻译成中文并传回长安,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草玄:即“译梵为华”或“翻译佛经”。
赏析:
首联:“圆机用墨淡甚辄以上色三丸为好。”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使用一种非常淡的墨汁来书写《金刚经》,这种淡墨虽然颜色浅淡,但却胜过了用浓重的朱砂书写的《金刚经》。这一句表达了杜甫对于佛学的独特见解,他认为佛经应该用最纯净的墨水来书写,以体现其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佛教的深刻理解。
颔联:“淡墨书名二十年,从军未许勒燕然。”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来阅读和研究《金刚经》,但是我并没有从军的机会去勒石刻碑纪念《金刚经》。这两句诗描绘了杜甫的生活状态和他对于佛法的态度。他认为佛法是高于一切的,他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领悟佛法,而不是忙于世俗的事情。
颈联:“只疑淡墨为君累,故遣陈玄去草玄。”“ 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说,我怀疑淡色的墨水可能会让我陷入困境,所以我派遣陈玄前往印度取经。这里的“君”可能是指杜甫自己,因为杜甫在诗中自称“吾衰竟谁怜”。这一句诗表达了杜甫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无法改变现实,只能通过寻求佛法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尾联:“只缘身是菩提树,尽付殷勤结上枝。” 这是一首偈语诗,意思是我就像一棵菩提树一样,将我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佛法的学习中。这里的“菩提树”比喻了杜甫自己,而“上枝”则象征着他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奉献精神。这一句诗表达了杜甫对于佛法的深深热爱和虔诚态度。他愿意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佛法的学习中,以此来寻找心灵的寄托和解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