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兹夏晚,秋韵已萧然。
风雨疏篱外,诗书曲几前。
道心勤自厉,愁绪每相牵。
秦树连烽火,吴鞋落海壖。
不能先到县,岂待晚归田。
丹剂谁能遘,金炉试得烟。
去天真一百,奏牍旧三千。
稿草纷盈架,谁令宿瘤研。
【注释】
①“雨中即事”:诗题。
②“寥寥兹夏晚,秋韵已萧然”:寥寥,形容雨声稀疏,时断时续的样子。萧然,凄凉的样子。
③“风雨疏篱外”:风雨在篱笆外面轻轻吹过。
④“道心勤自厉”:道心,指佛教的修行之心。道心,即修道之心。勤自厉,勤奋自我勉励。
⑤“愁绪每相牵”:愁绪,指忧愁的情绪。牵,牵引、牵动。
⑥“秦树连烽火,吴鞋落海壖”:秦树,泛指南方的树木。连,接连不断。海壖(quán),海边。
⑦“丹剂谁能遘,金炉试得烟”:丹剂,道教炼丹所用的药物。遘,遇见。金炉,道家炼丹的器具。
⑧“去天真一百,奏牍旧三千”:去天真,指去除人的妄念。奏牍(dú),古代的一种公文,用木简写,称为奏牍。
⑨“稿草纷盈架”:稿草,未加工的草稿。盈架,堆积满架。
⑩“谁令宿瘤研”:瘤,同“痁”,病。宿瘤,长期积郁成病的意思。这里指诗人长期吟诗作赋,身心劳累,疾病缠身。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人生和仕途失意的七律。全诗以风雨为喻,抒写了自己身处逆境时的忧思和苦闷,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多处引用成语典故,如“道心勤自厉”,“去天真百”,都是用典。这些典故的运用,使诗的意境更为高远,思想更为丰富。全诗风格苍凉悲切,沉郁顿挫,有杜甫“诗史”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