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凝间气,渤海识兹人。
一代执鞭士,千秋折角巾。
高趋周室辅,平处汉廷臣。
白首齐明易,鸿钧异抚辰。
参差非所叹,契阔自如神。
不念乞灵者,翩然驾白麟。
诗解与赏析
1. 第一句:“眉山凝间气”
注释:“眉山”指的是苏轼(苏东坡)的出生地眉州。“间气”意味着某种独特的气息或气质,通常用来形容才华横溢、非凡的人。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苏轼天赋异禀的认可及对他出生地的景仰。
2. 第二句:“渤海识兹人”
注释:“渤海”是中国古代对山东一带的称呼,此处指苏轼在文学和政治上的卓越成就被广泛认识和赞誉。
赏析:此句强调了苏轼不仅在文学上的成就,还在政治上的影响力。
3. 第三句:“一代执鞭士,千秋折角巾”
注释:“执鞭士”指古代侍从官员,常用来形容辅佐君主的重要人物。“折角巾”可能是指文人退隐后的一种装束或象征。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苏轼一生从政到晚年归隐的转变,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涯中的辉煌以及晚年的宁静。
4. 第四句:“高趋周室辅,平处汉廷臣”
注释:“周室”和“汉廷”分别指的是周代和汉代,这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高趋”表示仕途顺利,“平处”则表示在朝中安身。
赏析:这句表明苏轼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角色和地位,体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适应性。
5. 第五句:“白首齐明易,鸿钧异抚辰”
注释:“白首”意为年老,“齐明”可能意味着清廉或明智,而“鸿钧”通常指天命或权威的象征。“抚辰”可能是指治理国家的方式。
赏析:这两句诗意在表达苏轼无论年龄多大,都能保持清正廉洁,并且有高超的统治手腕。
6. 第六句:“参差非所叹,契阔自如神”
注释:“参差”可能指事物的多样性,这里不感到遗憾;“契阔”意为紧密相连或相处融洽。
赏析:这句强调了苏轼在人际关系中的从容和和谐,不受外界变化的影响。
7. 第七句:“不念乞灵者,翩然驾白麟”
注释:“乞灵者”可能指那些依赖他人命运以求成功的投机者。“翩然”表示优雅、轻盈的动作。“白麟”通常象征着吉祥和尊贵。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不羡慕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成功的人,而是保持着自己的高洁和尊严,如同驾驭着白麟一般自由自在。
结论: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苏轼一生的多面性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析和赏析,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