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愁已极,今我不用愁。
去日已忽忽,来日谅悠悠。
便能如此志,终恐惭白头。
经月不读书,闭目得自求。
不如悬车好,更复外言不。
注释与赏析:
古人愁已极,今我不用愁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人们经历的忧愁的同情和自己的超然态度。古人因为种种原因(如战争、自然灾害等)可能已经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和困苦。然而,诗人现在并不需要为这些问题烦恼,他的生活状态相对无忧无虑。
去日已忽忽,来日谅悠悠 - 这里的“忽忽”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流逝感,诗人感叹时间的快速流逝。而“悠悠”则表达了对未来时间的不确定感和可能的漫长等待。
便能如此志,终恐惭白头 - 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虽然有雄心壮志,但同时也意识到了时间的限制和个人衰老的可能,这种担忧让他对自己的决定感到不安。
经月不读书,闭目得自求 - 这里描述了诗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长时间的静默和自我反思。他选择不看书,只是闭上眼睛进行内心的探索和寻求自我成长。
不如悬车好,更复外言不 - 这里“悬车”指古代官员因年老请求退休,不再参与朝政的活动。诗人认为这样的生活状态比在外奔波要来得更好,也表达了对世俗言论的不屑一顾,表明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我提升的愿望。
整体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注重个人修养与内在成长的人生哲学。诗中通过对古人与现代人心态的对比,以及对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不同理解和追求。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诗人传递了一个关于如何面对生活挑战、如何处理内心世界与外界干扰之间关系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