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来夜早晚,梦断惊所向。
鼓鼙声后先,龙蛇势下上。
奈此老屋何,诗书果何当。
幸矣托皇州,高枕得无恙。
瑞物日纷纭,岂我独飘荡。
兴言反山楹,羸思辄以张。
疏泉到云根,松竹青益放。
胡不返柴车,于焉事郁怏。
平生知顾行,短发增惆怅。
明朝入初伏,金火两无恙。
【译文】
庚子年初伏天来临之前一晚下起了大雨。
雨来时夜已深,我被梦惊醒而惊悸不定。
鼓声和鼙声前后相继,龙蛇般的阵势高悬低伏。
无奈这老屋何,诗书真的能有什么用?
庆幸的是托身于皇州,可以安然无恙地高枕而卧。
吉祥之物纷纷到来,怎奈我却四处漂泊。
兴高采烈地回到山中庭院,病后羸弱的身心总是感到不自在。
泉水从云根旁流到松竹之间,松竹更加青翠茂盛。
为什么不把柴车载回来,于是郁郁不得志。
平生知道顾行的人,如今却白发增多添惆怅。
明天就入初伏天了,金火两星都平安无事。
【注释】
庚子: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初伏:指农历七月的头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晚:指夜晚。
梦断:睡醒。
鼓鼙:古代军用的打击乐器,这里泛指战鼓、战笳。
声后先:指战鼓、战号声先后发出。
龙蛇势下上:指战旗随风上下飘扬。
奈此老屋何:奈什么好。奈,奈何,如何。此,指这间老宅。
诗书果何当:诗书有什么用呢?何,何用。
幸矣:幸好。托皇州:在京城中居住。
皇州:京城名,即今河南洛阳。
高枕得无恙:安心地睡觉没有事。无恙,安好。
瑞物:吉兆。纷纭:多而乱。
岂:难道。飘荡:飘泊不定。
兴言反山楹:兴致勃勃地回到山中的房舍前院。
羸思:病弱的思绪。辄以张:就又感到不安。张,紧张,不安定的样子。
疏泉:清泉。云根:云彩聚积之处,也指水汽蒸发的地方。
柴车:载柴草的车。
郁怏:愁闷不快。
顾行:照顾身体。
知:通“智”。
柴车:装载柴草的车。
顾行:照顾身体。
顾:照顾。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自己身世的词作,全词借咏叹自身遭遇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之气,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自己未来命运的忧虑和担忧,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乐观情绪,体现了苏轼豁达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