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子被放逐,四方何所止。
随众到淮口,脱身乱兵里。
长淮岁暮风,舟楫不得舣。
因之狂雨来,青山白浪底。
风雨与波浪,三者酷斗靡。
北客怖未尝,波神得自喜。
舟子言勿怖,此是冲风尔。
前风冲后风,纵神杂横鬼。
吼怒夜潮落,倏忽熟风起。
冲风如小人,熟风若君子。
明日复冲风,又非前之比。
舟子言可贺,此风即当死。
盛大不死者,从何睹神理。
京贯黼攸辈,万货他手委。
官知其然欤,几年干天纪。
神降与人言,化酒幻桃李。
上真怒中华,实锡羯胡祉。
破我诸州镇,胡阵风从指。
汉兵遂喜北,不走即降矣。
风伯不祐我,岂独在兹水。
舟子语可书,聊以视知已。

这首诗是晁子在被放逐后,随众人来到淮口,遭遇风雨和波浪的冲刷。作者以舟子的视角描述了这场风暴的恐怖、混乱以及最后的胜利。

诗的第一句“舟子语”表明这是一首舟子所说的话,也就是船夫或船员对风暴的看法和感受。第二句“晁子被放逐,四方何所止”则是说晁子被放逐后,不知道应该去哪里。这两句表达了晁子被放逐后的困惑和无助。

第三句“随众到淮口,脱身乱兵里”描绘了晁子和其他人一起到达淮口,试图摆脱乱军的情况。这两句表现了晁子在混乱中寻求生存的努力。

第四句“长淮岁暮风,舟楫不得舣”则描绘了长江在年末时风浪较大,使得船只无法停泊。这两句反映了当时江面上的恶劣天气。

第五句“因之狂雨来,青山白浪底”则是因为前面的大风,导致了一场狂雨,而这场雨又带来了白浪。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暴雨和巨浪的景象。

接下来的几句,诗通过描绘风雨与波浪的争斗,表达了它们之间的激烈斗争。同时,也展现了舟子在这场风波中的勇敢和机智。

第七句至第八句,诗转向了对北客的恐惧和对波神的喜悦。通过对比北客的恐惧与波神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第九句“舟子言勿怖,此是冲风尔”则是告诉读者不要害怕这场风暴,因为它是自然的风力。这两句话强调了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力的。

第十句至第十二句,诗再次转向了风暴的描述。从前面的狂风到后面的熟风,再到夜晚潮水的变化,都生动地描绘了风暴的变化。同时,诗也通过对比冲风和熟风的不同,表达了自然力量的不同阶段和形态。

最后两句“舟子言可贺,此风即当死。盛大不死者,从何睹神理。”则是对舟子话语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认为虽然风暴凶猛,但它也会消失,这是因为它不能持久。同时,他也指出了自然力量的伟大和神秘之处。

这首诗通过对风暴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欣赏。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和道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