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身干若浮查,舌响霜钟激水车。
平生乐逐胡雁起,倏游吴会忽京华。
公卿到门问穷达,未易可置吾齿牙。
今我何事亦青衫,掉头弃掷如泥沙。
数术因之为道术,净居与世不交加。
一醉十日醒五日,双环妆罢觅新花。
胡尘满眼独不怕,此非净居之胜耶。
【注释】
- 浮查:漂浮在水面上。
- 舌响霜钟:指舌象如钟一般响亮,形容声音清脆。
- 吴会:今江苏苏州一带,为吴国故地,古称吴会。
- 公卿:古代高级官员的通称。
- 齿牙:比喻人的牙齿,此处用来形容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 青衫:古代文人的便服。
- 净居:梵语僧伽的音译,意为修行者、僧侣。
- 双环: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
- 胡尘: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时的战乱景象。
- 此非净居之胜耶:这不是佛教僧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吗?
【赏析】
这首诗是送给一位叫做“懒散先生”的朋友的。诗中描述了这位朋友的性格特点、生活环境以及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敬意和祝福。
首句“先生身干若浮查,舌响霜钟激水车”,描绘了这位朋友身材魁梧,声音洪亮,仿佛是一位能号令水车的将军。这里的“浮查”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他的高大形象,而“舌响霜钟”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声音的力量和威严。
次句“平生乐逐胡雁起,倏游吴会忽京华”,则是对他人生经历的回顾。他曾经跟随胡雁一起迁徙,经历了从吴到京的变迁。这里的“胡雁起”指的是他随大军南征北战的经历,而“忽游吴会忽京华”则表现了他生活经历的丰富多彩,既有战争的硝烟,也有和平的宁静。
接下来三句“公卿到门问穷达,未易可置吾齿牙”,展现了他对名利的看法。尽管有公卿前来询问他的贫富情况,他却淡然处之,认为自己并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坚定地保持着自己的清高。
最后两句“今我何事亦青衫,掉头弃掷如泥沙”,则是对自己现状的感慨。如今我已经换上了青衫,但心中却不再像从前那样执着于名利,而是要像泥沙一样被抛弃。这里的“青衫”指的是自己的身份地位,而“掉头弃掷如泥沙”则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超脱。
这首诗通过对“懒散先生”的描绘,展现了他独特的性格和人生观。他既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将军,也是一个超然物外的修行者。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敬意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