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马萧萧柳外鸣,议郎归养洛阳城。
登山尚记飞云处,罢吏端如弃唾轻。
为米折腰知我拙,下车入里见君荣。
堂前嵩少宜秋色,献寿还应旋制声。
【注释】
征马:指奉命出征的战马。萧萧:指马的鸣声。柳外:柳树边。飞云处:指登高远眺之处。罢吏:辞去官职,即罢官归家。知我拙:知道我的才学浅薄。为米折腰:比喻为了生活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嵩少:洛阳附近的嵩山。献寿:祝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同僚刘承议解职归养后有感而作的诗。诗中既写景,又抒情,情与景浑融无迹,情景相生,意境优美。
首联“征马萧萧柳外鸣,议郎归养洛阳城。”是写送别的场景。起句写马嘶声,点明送行的时间和环境。“萧萧”,形容马嘶声。“柳外”表明送别的地点在柳树边,也就是城外,这两句写出送行时的情景,渲染了送别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议郎”是汉代的一种官职,因皇帝常派使者持节出巡,故称议郎为议臣。刘承议是诗人的朋友,他辞官归隐洛阳,诗人为他送行,所以用“议郎”来表示他的官职。
颔联“登山尚记飞云处,罢吏端如弃唾轻。”写诗人对友人归隐洛阳后的祝愿。“登山尚记”四字,是说自己还记得当年与朋友一同登临高处时的情景,当时也曾像今天一样,满怀豪情地吟咏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是今天,自己却成了被抛弃的人;“罢吏端如弃唾轻”,是说自己现在辞官归隐,就像吐出了一口唾沫那样容易。“端如”二字,是说像吐唾沫那样轻松,表现出诗人对友人辞官归隐的惋惜之情。
颈联“为米折腰知我拙,下车入里见君荣。”是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词。诗人认为,自己没有才能,连做官也做不好,就像那些卖米的商人弯腰行礼一样;而友人辞官归隐洛阳,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应当受到人们的称赞。这两句运用了类比手法,以卖米的商人弯腰行礼比喻自己的委曲求全,以友人的辞官归隐赞美友人的高尚品德。
尾联“堂前嵩少宜秋色,献寿还应旋制声。”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嵩少”指洛阳附近的嵩山,这里暗用唐代大诗人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中的“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诗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献寿”即祝寿,意思是希望友人能够长寿。诗人希望友人能继续为国效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希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愿望。最后一句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自己的勉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厚,既有对友人的劝勉之词,又有对自己不能建功立业的自谦之语,体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诗歌语言流畅自然,意境优美,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