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通海天曙,月来东山白。
共是凭栏人,谁足当秋色。

【注释】

①光华寺:在今浙江省宁波市。

②霞通海天曙,月来东山白:指早晨的朝霞和晚上的月光都映照得海天一片明亮。

③共是凭栏人,谁足当秋色:指都是凭栏远眺的人,但哪一个能与秋天的景色相比呢?

【赏析】

此诗写诗人于光华寺凭栏远眺所见之景。全诗四句皆以一“秋”字统领,首句写朝霞映照,第二句写明月皎洁,第三句写凭栏眺望,第四句写登高怀远。前三句写的是眼前所见之景,最后一句写的是心中所感之情。前两句为远景,后两句为近景。诗人用词简洁明快,意境开阔高远。

“霞通海天曙”,写晨曦中霞光照亮了海面,使天空与大海连成一片。“月来东山白”,则写月亮从东方升起,洁白的月光洒满东山。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霞光与月光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们把大海、天空都染成一片明亮的白色,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光华”二字,既表现了霞光和月光的美丽,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动。

“共是凭栏人,谁足当秋色”。诗人此时正站在高高的栏杆上,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秋色。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处境:在这国破家亡的动荡年代里,自己只能像那些凭栏远眺的人一样,遥望着秋色而感到无限凄凉。这里,诗人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即通过“谁足当秋色”这一对比,更突出了自己内心的悲凉。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开阔,它不仅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而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荡。这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使得这首诗更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