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落公车待诏时,白头掌故更栖栖。
一生勤苦成何事,只得铭旌数尺题。
陈用之学士挽词
解析诗句,领悟诗人情感与意境
- 诗句原文
牢落公车待诏时,白头掌故更栖栖。
一生勤苦成何事,只得铭旌数尺题。
- 注释与译文
- 牢落公车:形容陈用之在官场中处境艰难。
- 待诏时:等待召见的时期。
- 白头掌故:年老的官员。
-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 铭旌数尺题:刻在灵车上的铭文只有几尺长。
- 赏析
- 诗歌背景:秦观通过描述陈用之在官场上的困顿与最终的命运,表达了对这位已故学者深深的哀思和同情。
- 情感表达:整首诗渗透着诗人对陈用之的敬仰之情和对其遭遇的感慨。
- 艺术手法: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关键词解释
- 云台观者候昏明:指陈用之生前可能从事过天文观测或研究,以观察天象为生。
- 奎壁躔中失二星:描述了陈用之在天文学上的专研成就,以及他在天文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 历史背景
- 北宋时期:秦观生活在北宋时期,当时科举制度严格,竞争激烈。
- 陈用之:具体身份不详,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官员或学者。
- 文化意义
- 文人墨客:反映了文人对于天文学的兴趣和追求。
- 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人文精神。
- 个人感悟
- 对陈用之的怀念: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于陈用之这位前辈学者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 反思人生:通过对陈用之一生经历的思考,诗人也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境遇进行了思考和反思。
- 结语
《陈用之学士挽词》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诗篇,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也展示了文人对于学问和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于人生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