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桑柘稠,阴阴翳墟落。
新麦已登场,馀蚕犹占箔。
隆曦破层阴,霁霭收远壑。
雌蜺卧沦漪,鲜飙泛丛薄。
林深鸟更鸣,水漫鱼知乐。
羸老厌烦歊,解衣屡盘礴。
荫树濯凉飔,起行遗带索。
冢妇饷初还,丁男耘有托。
倒筒备青钱,盐茗恐垂橐。
明日输绢租,邻儿入城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田居四首》中的第四首。全诗如下:

【译文】
入夏桑柘稠密,阴阴翳遮墟落。
新麦已登场,馀蚕犹占箔。
隆曦破层阴,霁霭收远壑。
雌蜺卧沦漪,鲜飙泛丛薄。
林深鸟更鸣,水漫鱼知乐。
羸老厌烦歊,解衣屡盘礴。
荫树濯凉飔,起行遗带索。
冢妇饷初还,丁男耘有托。
倒筒备青钱,盐茗恐垂橐。
明日输绢租,邻儿入城郭。

【注释】

  1. 入夏:进入夏季。桑柘:指桑树和柘树,常用于养蚕。稠:茂密。
  2. 翳:遮蔽。墟落:村庄或城镇。
  3. 新麦:新收获的小麦。登场:上市。
  4. 馀蚕:未完全吐丝的蚕。犹:还。占箔:占据蚕网。
  5. 隆曦:阳光强烈。层阴:层层阴云。
  6. 霁霭:雨后的云气。收:收敛。远壑:远处的山沟。
  7. 雌蜺(ní):彩虹的别称。卧沦漪:躺在水中。
  8. 鲜飙:清新的风。泛丛薄:飘浮在草丛中。
  9. 林深:森林深处。鸟更鸣:鸟儿叫声更加响亮。
  10. 水漫:洪水淹没。鱼知乐:鱼儿感到快乐。
  11. 羸(léi)老:形容衰老无力。烦:厌倦。歊(pán):同“烦”,烦闷。
  12. 解衣:脱衣。盘礴(bó):徘徊不前的样子。
  13. 荫:遮蔽。凉飔(suī):凉爽的微风。
  14. 起行:起床后外出散步或劳动。遗:遗留,带走。带索:腰带等物。
  15. 冢妇:村妇。饷:送食。初还:刚刚回来。
  16. 丁男:成年男子。耘:耕作。有托:有了依靠。
  17. 倒筒:倒置的竹筒。备:准备。青钱:指卖青钱的收入。
  18. 盐茗(zhēn míng):盐和茶,指调味品和茶叶。垂橐(tuó):指钱财多到可以装满口袋、挂在腰间。
  19. 输绢租:交纳租赋。绢:指绢布一类物品,古代征收赋税时常用来交纳实物。
  20. 邻儿:邻居的小孩。入城郭:进入城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天的景象和农民的生活状态。诗中的“入夏”二字,点明了季节,而接下来的内容则生动地展现了夏日农忙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辛勤劳动的赞美。

第一、二句描述了炎热的夏天和茂密的桑树柘树,为下文的描写打下了基础。第三、四句通过新麦登场、馀蚕占箔的画面,展示了夏日农事的繁忙。第五、六句描绘了烈日当空、乌云密布的天气变化,以及晴空万里后的宁静景象。第七、八句则通过彩虹的出现和清新的风的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第九、十句通过鸟儿的鸣叫和水面的波动,传达出夏天的生机与活力。第十一、十二句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夜晚,诗人感叹自己衰老无力,只能在家中休息。第十三、十四句则通过描述自己解衣盘礴的悠闲时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第十五、十六句则通过村妇送来的食物和成年男子的劳作,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和勤劳。最后两句则通过对青钱、盐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既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作,也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