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清非胜泾,兰芳本无慕。
我生季叶中,乃与古人遇。
职当供洒扫,匏系愧迟暮。
来章感存没,三读泪如注。
诗句释义
次韵酬徐仲车见寄: 这首诗是回应徐仲车之前的诗作。”次韵”通常指对前人的诗歌进行回应,用相同或相似的韵律来创作新的作品。这里的“见寄”表明徐仲车已经将他的诗稿寄给了作者。
渭清非胜泾: “渭清”指的是渭水清澈,而“泾”则是指泾水混浊。在这里,诗人可能用这两个不同的水体来隐喻自己的观点:清澈的水并非胜过混浊的。
兰芳本无慕: 兰花芳香,但并不羡慕其他的花朵。这可能象征着诗人不盲目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而是坚守自己的品德和信念。
我生季叶中: 诗人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时代的末期,即“季叶”之中,意味着他们处在一个动荡不安、充满变革的时代。
乃与古人遇: 在这里,诗人表达了与古代贤者相遇的喜悦。这种相遇可能是在精神上或者思想上的交流,也可能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邂逅。
职当供洒扫: 诗人可能正在从事一些需要清洁和整理的工作,如打扫庭院、清理杂物等。这可能反映了诗人的现实生活状态。
匏系愧迟暮: “匏系”指的是匏瓜被绳索束缚,无法自由生长。诗人自感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感到遗憾和愧疚。
来章感存没: “来章”可能是收到徐仲车的新诗,而“存没”则表示活着的人与已去世的人之间的对比。诗人对于徐仲车的离世感到惋惜和怀念。
三读泪如注: 反复阅读徐仲车的诗,以至于泪水止不住地流下。这表达了诗人对徐仲车的深切怀念和对其诗歌的高度评价。
译文
渭水之清澈不及泾水之浑浊,兰花之芬芳却不曾羡慕其它花朵。我生于乱世之中,与古代贤人相遇,但我仍在为生计奔波,缚于工作之中。收到徐仲车赠诗后,反复阅读,感动到流泪不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时代变迁的感慨。通过对比渭水的清澈与泾水的浑浊,诗人表达了对纯净无暇的理想的追求;通过提及兰花的芬芳而不羡慕其他花朵,诗人强调了自己的品格和坚持;通过描绘自己在乱世中的遭遇,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通过反复阅读徐仲车赠诗并感动落泪,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谊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友情和时代的感慨,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和深沉的情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