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田不逢年,识者未宜闵。
他时岁在金,百两无虚稛。
士生当自量,天道平如准。
汝兄鲁叔山,正坐不前谨。
有琴亦无弦,何心尚求轸。
客来欲颓玉,大白辄满引。
官长既屡骂,诸生亦时冁。
一口吸西江,玄哉居士蕴。
岁寒知苍松,日暮识丹槿。
梦想八九椽,森然罗玉笋。
【注释】
- 觌(dí)觏:遇见。二弟:指苏轼的两个弟弟苏辙、苏轼的侄子苏过。
- 鲁直:苏轼的字,即苏轼。
- 孙子实韵:苏轼诗中有《寄子由弟》一诗,其中有“欲书还重省”一句,“重”是重复的意思,即再三斟酌后决定用哪个韵。这里用此典故。
- 力田不逢年:农夫不遇好年景,辛苦一年收成不好。
- 识者:明眼的人,有见识的人,这里指苏轼的友人。
- 闵:哀怜、同情。
- 岁在金:年岁正当盛金时期,即宋神宗熙宁年间。
- 百两无虚稛(zhuàn):百两白银没有多余的。
- 士生:读书人。
- 天道平如准:天道公平公正像秤砣一样。
- 汝兄:你哥哥。
- 叔山:指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叔山,号颍滨遗老。
- 正坐不前谨:正好因为不能前进而谨慎。
- 有琴亦无弦:虽有琴而无弦。
- 何心尚求轸:何必还去寻求琴弦。
- 颓玉:把酒杯摔碎。
- 大白辄满引:喝得大醉就举杯畅饮。
- 冁(chǎn):嘲笑。
- 口吸西江:形容酒量很大,能一口气喝掉很多酒。
- 玄哉居士蕴:真是有学问的居士啊!
- 苍松:苍劲挺拔的松树,比喻坚贞不屈的品质。
- 丹槿(zhǐ):红色的槿花,喻指高风亮节。
- 八九椽:指房屋中有几间屋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他的两位弟弟写的一首赠别之作。苏轼兄弟感情深厚,苏轼对两位弟弟一直非常关爱和照顾。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两位弟弟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们未来的殷切希望。
首句“觌觏二弟作小室请书鲁直名曰寄寂”,描述了他遇见了两个弟弟,他们在建造一个小屋,并请求他书写“寄寂”的名字。这里的“二弟”指的是苏轼的两个弟弟苏辙和苏过。苏轼对两个弟弟一直非常关爱和照顾,他在他们遇到困难时,都会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表达了他对两个弟弟的深深思念之情。
诗人继续描述自己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许:“士生当自量,天道平如准。”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作为读书人应该自我量度,而天道则如同秤砣一般公正无私。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经历和天道的正义,表达了自己对两位弟弟的期望和祝福。他希望两位弟弟能够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坚定前行。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他与两位弟弟的相聚时光:“汝兄鲁叔山,正坐不前谨。”“有琴亦无弦,何心尚求轸。”这里,诗人以“汝兄”称呼苏过,并以“叔山”称呼苏辙,展现了他与两位弟弟亲密的关系。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两位弟弟的尊重和关心。他认为,尽管岁月已经过去,但苏过仍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这让人深感敬佩。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两位弟弟的美好祝愿:“客来欲颓玉,大白辄满引。”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每当有宾客来访时,他就会拿出美酒招待;而在饮酒的过程中,他总是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酒精所迷乱。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两位弟弟之间的深厚友谊,也表达了他对两位弟弟的深深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三位主人公的刻画,展现了一幅友情深厚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弟弟深深的关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