鴳翔蓬蒿非所悲,鹏击风云非所喜。
贵贱穷通尽偶然,回头总是东海水。
我思田文昔相齐,朱袍照日如云霓。
三千冠佩醉明月,清歌一曲倾玻璃。
如今陈迹知何在,但见荒冢烟芜迷。
又思原宪昔居鲁,门户东西闭环堵。
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尧禹。
如今寂寞已成尘,空有声名挂千古。
送君去,何时回,世间如此令人哀。
我徒驻足不可久,笑指白云归去来。
鴳翔蓬蒿非所悲,鹏击风云非所喜。
贵贱穷通尽偶然,回头总是东海水。
我思田文昔相齐,朱袍照日如云霓。
三千冠佩醉明月,清歌一曲倾玻璃。
如今陈迹知何在,但见荒冢烟芜迷。
又思原宪昔居鲁,门户东西闭环堵。
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尧禹。
如今寂寞已成尘,空有声名挂千古。
送君去,何时回,世间如此令人哀。
我徒驻足不可久,笑指白云归去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通过送别乔希圣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富贵和命运的思考与感慨。以下是逐句解释及赏析:
诗句解释:
“鴳翔蓬蒿非所悲,鹏击风云非所喜。”(鴳翔蓬蒿非所悲,鹏击风云非所喜)
“鴳翔蓬蒿”指的是鸟飞翔在草丛中的情景,而“鹏击风云”则是指大鹏鸟在天空中展翅翱翔。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美景并不感到悲伤或喜悦,反而觉得这些事物都是自然赋予的,没有必要为之感到悲哀或欣喜。
“贵贱穷通尽偶然,回头总是东海水。”(贵贱穷通尽偶然,回头总是东海水)
“贵贱穷通”,指的是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以及贫穷困顿都是命中注定的,无法改变。这里诗人用“东海水”比喻生命的流转无常。这两句表达了对于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
“我思田文昔相齐,朱袍照日如云霓。”(我思田文昔相齐,朱袍照日如云霓)
“田文”指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宰相田文,他曾经担任过齐国的丞相。这两句诗描述了田文当年身着华美的官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场景,象征着权势和荣耀。
“三千冠佩醉明月,清歌一曲倾玻璃。”(三千冠佩醉明月,清歌一曲倾玻璃)
“三千冠佩”指的是古代官员身上的装饰品,数量多到夸张;“醉明月”则形容月光下饮酒作乐的愉快景象。这两句诗表达了在明月下尽情欢饮的快乐时光。
“如今陈迹知何在,但见荒冢烟芜迷。”(如今陈迹知何在,但见荒冢烟芜迷)
“陈迹”指的是过去的遗迹,“荒冢烟芜”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感叹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的荒凉。
“又思原宪昔居鲁,门户东西闭环堵。”(又思原宪昔居鲁,门户东西闭环堵)
“原宪”指的是孔子的学生颜回,他曾居住在鲁国,这里的“门户”代指家宅。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尧禹。”(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尧禹)
“杖藜”指的是手杖作为支撑行走的工具,“高谈”表示畅谈阔论。这两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客人面前自信地谈论自己的见解,认为自己的胸襟可以与古代贤人相媲美。
“如今寂寞已成尘,空有声名挂千古。”(如今寂寞已成尘,空有声名挂千古)
“寂寞成尘”意味着诗人现在孤独无助,无人问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现状的无奈和悲哀。
“送君去,何时回,世间如此令人哀。”(送君去,何时回,世间如此令人哀)
“送君去”指的是送别朋友离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不舍和忧伤。
“我徒驻足不可久,笑指白云归去来。”(我徒驻足不可久,笑指白云归去来)
“驻足不可久”意味着停留的时间短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淡然。同时,“笑指白云归去来”意味着诗人微笑着挥手告别白云,暗示着自己将离开这个让他感到忧伤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
译文:
鴳翔蓬蒿非所悲,鹏击风云非所喜。
富贵荣枯皆天定,回首总是东海水。
我思田文昔相齐,朱袍照日如云霓。
三千冠佩醉明月,清歌一曲倾玻璃。
如今陈迹知何在,但见荒冢烟芜迷。
又思原宪昔居鲁,门户东西闭环堵。
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尧禹。
如今寂寞已成尘,空有声名挂千古。
送君去,何时回,世间如此令人哀。
笑指白云归去来,我徒驻足不可久。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送别友人乔希圣表达诗人对于人生、富贵和命运的思考与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和现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富贵荣枯以及个人境遇的感慨。同时,诗人也通过回忆和想象展现了自己对于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淡然。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广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