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选女适单于,明妃敛袂登毡车。
玉容寂寞花无主,顾影低回泣路隅。
行行渐入阴山路,目送征鸿入云去。
独抱琵琶恨更深,汉宫不见空回顾。

王昭君

汉宫选女适单于,明妃敛袂登毡车。

玉容寂寞花无主,顾影低回泣路隅。

行行渐入阴山路,目送征鸿入云去。

独抱琵琶恨更深,汉宫不见空回顾。

注释:

  1. 王昭君:指汉代的王嫱,因嫁给匈奴的单于而远嫁异域。
  2. 汉宫:汉朝的皇宫。
  3. 选女:挑选女子进献给皇帝。
  4. 适:前往。
  5. 单于: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6. 明妃:即王昭君,因其美貌被选为出塞和亲,故称“明妃”。
  7. 敛袂:整理衣袂。
  8. 登毡车:登上供人乘坐的毡车。
  9. 玉容:美丽的面容。
  10. 寂寞:冷清。
  11. 花无主:花儿失去了主人。
  12. 顾影: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
  13. 低回:徘徊不前。
  14.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
  15. 目送:眼睁睁地看着。
  16. 征鸿:远飞的大雁。
  17. 独抱琵琶:独自一人抱着琵琶。
  18. 恨深:深深的怨恨。
    赏析: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丽和才情都令人赞叹不已。这首诗就是一首描写王昭君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句”汉宫选女适单于”,描绘了王昭君的美丽和高贵身份,以及她被选为出塞和亲的情景。这里的”适”字,既表示出嫁,也暗示了远离家乡、远赴边疆的悲凉之意。
    第二句”明妃敛袂登毡车”,进一步描绘了王昭君的离别之痛。她的美貌和才情让人为之倾倒,但最终只能黯然远嫁他乡,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遗憾。这一句中,”敛袂”一词,形象地表达了王昭君在离别时的无奈与悲伤之情。
    第三句”玉容寂寞花无主”,进一步强调了王昭君的孤独和凄凉。她的美丽如同花儿一样凋零,无人欣赏,无人呵护,只剩下孤独的身影和无尽的哀愁。这句诗中,”玉容”一词,不仅赞美了王昭君的美貌,更表达了人们对她的深深同情和惋惜之情。
    第四句”顾影低回泣路隅”,进一步描绘了王昭君的悲凉命运。她在前行的道路上回头张望,泪水滑落,声音凄厉。这句诗中,”顾影”一词,既表达了王昭君的孤独无助,又展现了她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
    第五句”行行渐入阴山路”,进一步描绘了王昭君的孤独之旅。她走在一条阴暗的道路上,四周寂静无声,只有风儿吹过树叶的声音陪伴着她。这句诗中,”阴山”一词,既暗示了环境的恶劣,又表达了王昭君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之感。
    第六句”目送征鸿入云去”,进一步描绘了王昭君的悲凉命运。她眼睁睁地看着远方的大雁消失在天际,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思念。这句诗中,”征鸿”一词,既指远处飞行的大雁,又象征着王昭君的命运和前途。
    最后一句”独抱琵琶恨更深,汉宫不见空回顾”,则直接表达了王昭君的内心痛苦和绝望。她独自抱着琵琶,弹奏着那首令人心痛的歌曲,心中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然而,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眼前的现实,只能默默地回首望去,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失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而悲剧的女性形象。同时,它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以及人民生活的艰辛与痛苦。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形式,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