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邑吾邻境,尝闻叹恨深。
有田尽增税,无楮可为衾。
愿布中和政,毋怀忿疾心。
归田当有日,好听宓生琴。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国事的关切和对民生的关怀。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此邑吾邻境,尝闻叹恨深。
“此邑吾邻境”指的是这个地方是我的邻居,我对它有所了解。“尝闻叹恨深”表示我曾经听到关于这个地方的抱怨和叹息,认为它的人民遭受了很深的苦难。
有田尽增税,无楮可为衾。
“有田尽增税”表示这个地方的土地税已经增加了很多,农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无楮可为衾”表示没有钱买布料做被子,因为没有足够的收入来购买。
愿布中和政,毋怀忿疾心。
“愿布中和政”表示我希望这个国家能够实施公平的政策。“毋怀忿疾心”表示我希望人们不要怀着愤怒和仇恨的情绪生活。
归田当有日,好听宓生琴。
“归田当有日”表示在国家安定下来后,人们可以回归田园生活。“好听宓生琴”表示我期待听到宓先生的琴声。宓生是古代的一个贤人,他的琴声悠扬动听,被后人传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的担忧。诗人通过对一个地方的描述,反映出那里的人民生活困苦,土地税收沉重,没有钱买布料做被子。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呼吁人们要关注社会问题,不要怀着愤怒和仇恨的情绪生活,而是应该追求公平和正义。最后,诗人期望有一天国家安定下来,人们可以回归田园生活,享受宁静的生活。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