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山前路半芜,凭栏小立撚吟须。
云横紫塞无来雁,冰断黄流不渡狐。
此日都梁聊共醉,向来夷甫可长吁。
淮山那管人间事,依旧青青出画图。

【注释】

  1. 使:出使。
  2. 次韵:指和原诗的韵脚相同或相近的诗句。
  3. 紫塞:即紫塞口,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汉时为北方边防要地,故称。
  4. 黄流:黄河之水。
  5. 夷甫:晋人王夷甫(王衍),字夷甫,有“王中朝”之称。
    【赏析】
    《使君见招同诸公过李氏园亭小憩》作于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年)。当时,元朝统治已经建立半个世纪,国势日衰,而蒙古贵族又骄横跋扈,大肆掠夺。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这种黑暗现实的不满。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关心民生、体恤百姓的思想感情。
    诗一开始写景。首句点明地点,是作者被征召去洛阳途中经过的地方,“前路”指的是通往洛阳的道路。第二句写自己登上高楼,凭栏远眺。诗人面对眼前这一片荒芜景象,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吟咏起来:“凭栏小立撚吟须。”他一边品茗,一边吟唱,直到把胡须都捻成了结。这几句诗通过描写作者登上高楼后的情景,烘托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第三句写眼前的云彩横亘在紫塞关外,连雁都没有飞来,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荒凉。第四句则描绘了河水断绝,无法渡过狐狸的场景。这里的“冰断黄流”既指黄河结冰,也暗喻战乱造成的民不聊生。第五句回到现实中来,说如今虽然身处乱世之中,但还可以与朋友们一起饮酒作乐,聊以自慰。第六句则是作者的感慨之词:“向来夷甫可长吁。”这里所说的“夷甫”,指的是王夷甫。王夷甫曾经感叹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意思是人生若能像初次见到时那么美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和忧愁。但如今的世事已经如此,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感慨之词:“淮山那管人间事,依旧青青出画图。”这里所说的“淮山”,指的是淮河两岸的风景名胜。诗人用“出画图”来形容这些景色的美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这也寓意着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关注国家的大事,而不是只顾自己的私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