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箔钩新月,平阑架落霞。
百钱呼酒炙,四壁听笙笳。
翠映谁家竹,香飘何处花。
功名未归我,且此寄生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意境以及手法特点等,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进行具体答题。
“朱箔钩新月,平阑架落霞。”首句写景,用“钩”字形象地描绘了新月的形状,勾勒出一个清幽淡雅的境界。第二句写人,“百钱呼酒炙”,一个“呼”字,活画出诗人挥金如土的豪爽之情,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对美酒的渴望。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借景抒怀,表现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惬意与豪情,为下文抒发自己的感慨作铺垫。
“翠映谁家竹,香飘何处花。”第三四句是全诗的高潮。“翠映”一句写景,“谁家”二字点明了诗人所见之景,“翠映”二字则把景物写得生动可爱。“香飘”两句写景,“何处”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第五六句“功名未归我,且此寄生涯”承上启下,承接前文对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及无奈之情。最后两句“功名未归我,且此寄生涯”直接抒情,以反诘的形式道出了自己心中所想:功名还未到手,就先把它寄托在这美好的景色里吧!言外之意是:功名尚未获得,还是暂且在这里度过余生吧!
【答案】
(1)译文:
红绸子做的门帘钩住一轮新月亮,横斜的栏杆上挂着绚丽斑斓的晚霞。
百钱能买一壶好酒,四面墙壁都能听到笙管的演奏。
翠竹林掩映着谁家人家,远处传来花香飘飘的歌声。
功名未得而终老,不如在这美景中度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即景抒情的佳作,通过描写诗人在楼中观景时所见之景、所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的苦闷与不平。
首句写景,用“钩”字形象地描绘了新月的形状,勾勒出一个清幽淡雅的境界。“钩”字也暗示了时间,说明诗人是在夜晚,此时新月已经高悬天空。“朱”字用得传神,既指红色,也暗含朱红色灯笼,因为灯笼通常呈红色。“钩”字还隐含了一种婉约柔美之感,使人感到一种清逸脱俗之美。第二句写人,“百钱呼酒炙”,一个“呼”字活画出诗人挥金如土的豪爽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美酒的渴望,表现出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惬意与豪情。
三、四句是全诗的高潮。“翠映谁家竹”一句写景,“何家”二字点明了诗人所见之景。“翠映”二字则把景物写得生动可爱。“香飘”两句写景,“何处”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五、六句承上启下,承接前文对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追求及无奈之情。最后两句“功名未归我,且此寄生涯”直接抒情,以反诘的形式道出了自己心中所想:功名还未到手,就先把它寄托在这美好的景色里吧!言外之意是:功名尚未获得,还是暂且在这里度过余生吧!
七、八句是尾声,诗人将目光从眼前的美景引向远方的家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反问的语气道出了心中所想:功名还未得手,就先把它寄托在这美好的景色里吧!言外之意是:功名尚未获得,还是暂且在这里度过余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