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年少不知几,十载南州赋式微。
三举不登黄甲去,两庠空笑白丁归。
头长贾昔过三尺,腰大巨今徒十围。
只恐金銮不前席,谁云无策富王畿。
【诗词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十年来屡试不中的经历,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举制度的不满情绪。
【诗词译文】
洛阳年少不知几,十载南州赋式微。
三举不登黄甲去,两庠空笑白丁归。
头长贾昔过三尺,腰大巨今徒十围。
只恐金銮不前席,谁云无策富王畿。
【注释】
- 呈诸同舍:献给诸位同僚。
- 洛阳年少:指年轻的学子。
- 不知几:不知道多少年。
- 十载南州:在南方生活了十年。
- 赋式微:指科举考试落榜。
- 黄甲:科举考试中的“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登黄甲”即考中。
- 两庠:古代指学校,也泛指读书人。
- 白丁:平民。
- 贾昔:指东汉末年的商人贾诩。
- 尺:这里借指头发。
- 徒:徒然,白白地。
- 金銮:帝王的车驾。
- 前席:席子前面,比喻皇帝面前。
【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首联写自己十年寒窗苦读,却连个秀才都考不上,表现了自己的愤懑和无奈。颔联写自己屡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成功,只能空笑那些没有学问却当上官员的人。颈联用贾诩和项羽的故事作比,讽刺了那些只会投机钻营、靠拍马屁爬上高位的人。尾联以“只恐金銮不前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担心自己不能得到皇上的青睐,从而无法施展才华。全诗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自己的无奈与愤懑。同时,也流露出了自己对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的期望和向往。
【名家点评】
清代纪昀《瀛奎律髓汇评》:“此诗起二语,已露不平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