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望断水平桥,古柳萧疏己半雕。
鱼跃浪花翻水面,雁拖烟练束林腰。
花时无镪能追骥,月夜有诗堪续貂。
回首故乡多少恨,乱山无数路迢迢。

诗句解析

首句:- 斜阳:夕阳,常用以形容时间或景象的结束。

  • 望断水平桥:表示对远方的思念和期望,无法再见到的景象。
  • 古柳萧疏已半雕:古柳,即枯枝老树,萧疏意为萧条疏落。这句话描述夕阳下,老柳树枝叶凋零,一半已经枯死。

次句:

  • 鱼跃浪花翻水面:描绘水中鱼儿跃出,激起水花的场景。
  • 雁拖烟练束林腰:大雁飞行时带起的烟雾如同一条条细丝,缠绕在树林之间,形成一种美丽的画面。

第三句:

  • 花时无镪能追骥:这里的“镪”是铜钱的意思,比喻没有钱财不能追求高远的目标或梦想。
  • 月夜有诗堪续貂:月夜时分,诗人想要创作一首优美的诗歌来补充自己的遗憾,但觉得力不从心。

尾句:

  • 回首故乡多少恨:回顾过去的生活,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失去时光的感伤。
  • 乱山无数路迢迢:形容故乡周围山脉众多,路途遥远且曲折。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道路的无奈与迷茫。

译文

斜阳之下,我望向断桥,看到古柳已经半死不活。鱼儿在波浪中跳跃,激起水花,而远处的大雁拖着如烟般的轨迹飞过树林。春天里的梦想难以实现,只能在月光下写下一些诗篇,但总觉得不足,无法与古代的贤者相比。每当想起故乡,心中就充满了无尽的哀愁和遗憾,那些山峦连绵不断,而回家的路又是如此的漫长和曲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过去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其中,“斜阳”、“古柳”、“浪花”、“雁”等词汇的使用,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艺术表达。同时,通过对春天梦想的无力感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情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