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作宽袍竹作冠,萧然万虑不相关。
数声横笛烟霄外,一个闲人天地间。
若遇急流须勇退,从教倦鸟不知还。
百年富贵君休羡,得似浮生半日闲。

山居

布作宽袍竹作冠,萧然万虑不相关。

数声横笛烟霄外,一个闲人天地间。

若遇急流须勇退,从教倦鸟不知还。

百年富贵君休羡,得似浮生半日闲。

注释:

  1. 布作宽袍:用布料制成的宽大的衣服。
  2. 竹作冠:用竹子制作的帽子。
  3. 萧然万虑不相关:形容心境宁静,无所牵挂。
  4. 数声横笛烟霄外:形容笛声悠扬,仿佛从天边传来。
  5. 一个闲人天地间:形容自己如同闲人一般,自在地在天地之间。
  6. 若遇急流须勇退:如果遇到困难或者危险的情况,应该勇敢地退避。
  7. 从教倦鸟不知还:即使鸟儿已经疲倦,也不应该强求它们回到自己的巢中。
  8. 百年富贵君休羡:不要羡慕百年的财富和地位。
  9. 得似浮生半日闲:就像短暂的人生中有半天的闲暇时光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情趣的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山居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首句“布作宽袍竹作冠”,诗人以宽袍和竹冠作为自己的装束,表现出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与世无争,不与世俗争斗,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以及追求内心的平静。

“萧然万虑不相关”一句,诗人用“萧然万虑不相关”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这种心态使得他能够超脱世俗的纷扰,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诗人的这种心态,也是他追求隐居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第三句“数声横笛烟霄外”中,诗人描述了自己听笛子的情景。笛声悠扬,仿佛从天边传来,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这种情景让人联想到诗人在山水之间的悠闲自得,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诗人通过这种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若遇急流须勇退,从教倦鸟不知还”和“百年富贵君休羡”,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他认为,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应该勇敢地迎难而上,而不是逃避。而对于那些已经厌倦世事的人,也不必强求他们回归,因为他们可能已经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这也是这首诗的重要价值所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