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郊不国不吾庐,兀兀腾腾十载馀。
颈昔已逃三尺剑,腹今犹秘九畴书。
齐牛难爇吴元济,贾鵩何惭董仲舒。
只合三缄且钳口,一蓑归去伴樵渔。

诗句释义:

不郊不国不吾庐,兀兀腾腾十载余。颈昔已逃三尺剑,腹今犹秘九畴书。齐牛难𦶟吴元济,贾鵩何惭董仲舒。只合三缄且钳口,一蓑归去伴樵渔。

译文:
不向国家祭祀、不向朝廷进贡,我的居所就是我的庐舍,在这片土地上我已经度过了十年的时光。曾经我躲避过朝廷的追捕,至今仍然珍藏着那些古代的文献和书籍。《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中的齐牛难以点燃吴元济,《左传》中的贾鵩没有惭愧于董仲舒。我只应该紧闭嘴,沉默不语,回到我的茅屋中,陪伴着我的渔夫朋友一起劳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写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然生活的喜爱。诗中“不郊不国不吾庐”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不希望被社会的政治活动所束缚。而“兀兀腾腾十载余”则展示了诗人长期隐居的生活状态,他的身心都在这种宁静的环境中得到了放松和修复。

诗人还通过对比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他提到了齐桓公、管仲和董仲舒,这些历史上的人物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成就,但他们都面临着各自的困境和挑战。诗人将自己与他们进行比较,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斗争的厌倦和对于简朴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句诗“只合三缄且钳口,一蓑归去伴樵渔”则是诗人内心真实的写照。他选择沉默不语,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他回归自然,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对个人价值和社会角色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在面对复杂社会时保持清醒头脑的决心。

这首诗不仅是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描绘,更是他对于生活、道德和自我价值的深度思考。通过对历史的借鉴和现实生活的反思,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