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宿东溪一草堂,倦和衣屦卧胡床。
梦随鸾去辽天阔,夜到鸡鸣刬地长。
早起不须禽为唤,多忧谁谓草能忘。
清闲却愧毛南仲,醉卧西窗一枕凉。
【诗句释义】:
暮宿东溪一草堂,倦和衣屦卧胡床。
梦随鸾去辽天阔,夜到鸡鸣刬地长。
早起不须禽为唤,多忧谁谓草能忘。
清闲却愧毛南仲,醉卧西窗一枕凉。
【译文】:
在东溪的草堂中过夜,疲惫时便将衣裳鞋子铺在地上休息。
梦里与鸾鸟一同飞向辽远的天际,直到鸡叫才醒来。
清晨起床后不必鸟儿相唤,忧虑太多谁能忘却草叶的清香?
我惭愧自己没有毛南仲的悠闲自在,醉卧在西窗前任凉风拂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个宁静夜晚的描述。首句“暮宿东溪一草堂”,点出时间、地点,营造出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第二句“倦和衣屦卧胡床”,表达了诗人的疲倦与舒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
第三四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中提到“梦随鸾去辽天阔”,象征着诗人想要追求高远的理想,但现实的困境让他感到无力;“夜到鸡鸣刬地长”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焦虑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希望时间能够快点过去。
第五六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和无奈。诗人感叹“早起不须禽为唤”,意味着他不愿被打扰,只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而“多忧谁谓草能忘”则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忧虑与无奈,认为即使草能忘怀,也无法忘记心中的忧伤。
最后两句“清闲却愧毛南仲,醉卧西窗一枕凉”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和自嘲。他觉得自己缺乏毛南仲那样的闲适与洒脱,只能在西窗下醉眠,享受片刻的宁静。这里的“清闲”、“惭愧”等词汇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矛盾,既渴望自由与解脱,又无法摆脱现实的压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并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示了其复杂的情感与思想。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现实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