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虎不名真盗玉,子张何事便书绅。
圣贤立论有微旨,精义当求妙入神。

注释:阳虎不是真正的盗玉者,子张为什么要在身上写上“我必不辱”的字样呢?圣贤立论有微妙的道理,精义应当追求精妙而入于神妙。

赏析: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第一句用反问的方式提出问题:“阳虎不名真盗玉”,这是对《左传》中阳虎盗掘大隧氏之墓、高穴而不隧、深挖基而不实的故事的一种讽刺和嘲笑。第二句“子张何事便书绅”,这是对孔子弟子子路的行为的批评。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直,他经常佩戴着一条丝巾,上面写满了“我必不辱师”之类的话。然而孔子却认为这样做不妥,因为他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只是一味地向自己的老师表露心迹,这不符合君子应有的行为准则。第三句是全诗的主题句,也是对圣贤立论有微妙道理的揭示。第四句是总结句,强调了精义应当追求精妙而入于神妙。整首诗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事件过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