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经行处,群仙第几家。
晴檐鸣雪滴,虚砌影梅花。
香爇何年柏,芽煎未社茶。
道人三四辈,相对诵南华。
岳麓宫道房
- 借问经行处,群仙第几家。
- 晴檐鸣雪滴,虚砌影梅花。
译文与注释:
- 借问经行处,群仙第几家:我好奇地问经过这里的人,这些仙家住在哪里?
- “借问”:询问,打听。
-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 “群仙第几家”:请问这里是哪位仙人的住所。
- “群仙”:指众多的神仙。
- “第几”:疑问代词。
- “家”:家的意思,指仙人的住处。
- 晴檐鸣雪滴,虚砌影梅花:晴朗的天空中,屋檐上挂着晶莹的冰柱,好像在滴落着雪花。
- “晴檐”:晴朗的屋檐。
- “鸣雪滴”:冰柱在阳光下闪烁,好像在滴落着雪花。
- “虚砌”:空旷的墙壁。
- “影梅花”:墙上映出的梅花的影子。
- 香爇何年柏,芽煎未社茶:这里的柏树枝干挺拔,香气浓郁,不知是什么时候种植的。
- “香爇”:燃烧的柏树,散发着香气。
- “何年”:何时,哪里。
- “柏”:柏树。
- “芽煎”:嫩芽制成的茶,即“芽茶”。
- “未社”:古代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日,祭祀祖先的日子。
- 道人三四辈,相对诵南华:这里的道士有好几个世代,他们一起诵读《庄子》。
- “道人”:道士,指修炼道教的人。
- “三四辈”:好几代,多代。
- “相对”:面对面地坐着。
- “诵南华”:诵读《庄子》中的《南华经》。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岳麓宫道房的景象和道士们的生活,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道家的思想和修行方式,展现了道教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