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晴馀湿在,树树碧光鲜。
饥鹭窥泉立,顽童跨犊眠。
依山知有寺,过水恨无船。
砌石新成路,芳名石上镌。
诗句注释:
- 初晴道中 - 描述的是在天气转晴后的乡间小道上的景色。
- 初晴馀湿在 - 说明尽管天开始放晴,但空气中仍残留着一些潮湿。
- 树树碧光鲜 - 描述树木因新雨后而显得更为翠绿、清新。
- 饥鹭窥泉立 - 饿的鹭鸟在泉水边寻找食物,静静地观察水面。
- 顽童跨犊眠 - 描述一个小孩在牛背上睡觉,显得无忧无虑。
- 依山知有寺 - 由于山势的依托,可以知道附近有座寺庙。
- 过水恨无船 - 形容河水湍急,没有船可以渡过。
- 砌石新成路 - 描述了新近修建好的石头道路。
- 芳名石上镌 - 指在石头上刻下了美好的名字或标记。
译文:
初晴之后空气还留有潮湿,树木因为新的雨水而变得更加翠绿和清新。饿了的鹭鸶静静地观察着清澈的泉水。一个顽皮的孩子骑在一头牛的背上安然入睡。靠着山势可以辨认出那里有座寺庙,而穿过急流的河水却没有船只可以渡过。新修的石头路面整洁平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晴后的自然景观,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受。从“初晴馀湿在”到“树树碧光鲜”,诗人细腻地捕捉了雨后自然界的变化,用“饥鹭窥泉立”和“顽童跨犊眠”两个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此外,诗中的“过水恨无船”表达了旅途中的不便,而“砌石新成路”则显示了人们对美好环境的追求与创造。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