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歌钟第,斯人去不还。
繁华一梦里,风雨十年间。
红叶自成径,绿苔空掩关。
国亡家亦破,愁杀夕阳山。
诗句解析
诗句翻译:此是歌钟第,斯人去不还。繁华一梦里,风雨十年间。红叶自成径,绿苔空掩关。国亡足亦破,愁杀夕阳山。
注释与赏析:
- “此是歌钟第”:此处指代的是一处曾经热闹非凡的地方。“歌钟”暗示了这个地方曾经的音乐和宴会的频繁。
- “斯人去不还”:表示这个地方的主人已经离去,不再回来。这里的“斯人”指的是主人或者主人所代表的一群人,他们的离去使得这个地方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 “繁华一梦裹”:形容这个地方曾经的繁荣只是一场梦,很快就消失了。这里的“繁华”指的是繁荣的景象,而“一梦裹”则表示这一切只是一场短暂的梦境。
- “风雨十年间”:描述了自从那个主人离去后,这里经历了十年的风雨。这里的“风雨”可能指的是社会动荡、战争等带来的艰难困苦。
- “红叶自成径”:指在这片荒凉中,红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风景。这里的“红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凋零。
- “绿苔空掩关”:表示曾经繁华的地方,现在已经被遗忘或废弃,只有青苔还在。这里的“绿苔”和“空掩关”共同描绘了这个地方的荒凉和无人问津的状态。
- “国亡足亦破”:表达了国家的灭亡导致了整个地区的破碎。这里的“国亡”指的是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的衰落,而“足亦破”则表示这种衰落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还有经济和民生的破坏。
- “愁杀夕阳山”:以夕阳映照的山峰来象征心中的愁绪。这里的“夕阳山”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还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哀伤。
创作背景与情感表达
此诗作可能反映了连文凤对某个曾经繁华地区变迁的感慨。通过对过去辉煌与现在的荒凉进行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诗人的情感也通过具体景物的描绘得到了细腻的展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内心世界和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艺术手法分析
- 意象运用:诗人通过“红叶”、“绿苔”、“黄昏山”等意象,构建出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画面。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美感,也深化了主题的表现力。
-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对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凄凉进行对比,强化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体命运的关注,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 抒情方式: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这种抒情方式让诗歌具有更强的感染力,触动读者的心灵。